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戰後台灣 (經濟發展 (民國60年代 (十大建設,發展重工業), 民國70年代以後 (產業升級,推動國際化、自由化), 民國40~50年代…
戰後台灣
經濟發展
民國60年代
十大建設,發展重工業
民國70年代以後
產業升級,推動國際化、自由化
民國40~50年代
進口代替、出口導向,發展輕工業
戰後初期
發行新台幣、土地改革
政治發展
戒嚴體制
背景
國共內戰漸趨激烈,局勢動盪
法源
《戒嚴令》
《動員戡亂條款》
白色恐怖
民國40、50年代,壓制反對意見
實施戒嚴
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
民主化歷程
戒嚴時期
民國49年「雷震事件」
黨外運動
民國68年,高雄「美麗島事件」
民國75年,民主進步黨成立
民國39年,縣市地方自治
解嚴後的改革
民國76年,解除戒嚴
民國80年,終止動員戡亂
民國85年,首次總統直接民選
戰後初期
民國36年,爆發228事件
查緝私菸,誤殺民眾
影響
對日後政治發展、族權關係產生不良影響
背景
政治專制腐敗引起民怨
經濟蕭條,物價飛漲,社會秩序不安
語言、民情差異,引髮衝突
社會文化
教育發展
民國57年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解嚴後教育改革
民國103年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
社會變遷
都市化、多元化;人口老化、少子化
文化發展
中華文化→本土文化、多元化
國際外交
彈性外交
背景
民國60年退出聯合國
民國68年美國與我國斷交
外交挫敗
策略
與無邦交國發展經貿、文化交流,突破困境
務實外交
背景
李登回繼任總統,推動務實外交
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策略
發展經濟與民主政治,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
鞏固外交
背景
政府遷臺之初,兩岸動盪,國際情勢不利
韓戰爆發,美國提供協助
策略
保有聯合國席次,「確保台灣,光復大陸」
兩岸關係
兩岸交流
民國76年,解嚴後開放大陸探親
民國80年,官方成立「陸委會」,民間「海基會」
現階段中共堅持「一國兩制」
武力對抗
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
政治對峙
民國68年,中共與美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