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台灣農業發展條件與歷程 (人文條件 (1991年~至今 (加入WTO(2002年),開拓海外市場, 進口:以美國、巴西、日本為主, 出口…
台灣農業發展條件與歷程
人文條件
1991年~至今
加入WTO(2002年),開拓海外市場
進口:以美國、巴西、日本為主
出口:以中國、日本、香港為主
1669~1991年
對美國長期順差
導致美國要求台灣
台幣升值
開放市場
降低關稅
就業由第一級轉向第二、三級產業
1953~1968年
政策:以農業培養工業
配合農產加工業,產品外銷國際市場
增加農產量
擴展外銷以爭取外匯
農業發展成效
提供充裕糧食和工作機會
農業累積資本成為工商業發展基礎
農業生產成為主要的外匯來源
1946~1953年(戰後重建期)
產生複種的現象
推動土地改革(ex: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
改良稻米、大豆、玉米等作物
1895~1945年(日治時期)
政策: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發展農業組織(ex:農會,農業合作社)
設置農業試驗所,改良品種及栽培方法
農業經濟問題
勞力老化
青壯勞力流向二、三級產業
糧食自給率不足
飲食習慣改變(改吃麵包)
稻米消費量減少
小麥自給率低
進口小麥
影響
糧食安全易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
WTO衝擊
有限度開放原限制進口商品
農產補貼降低
開放稻米進口
關稅降低
農地零碎化
原因
都市擴張
均分繼承制度
自耕農多
地狹人稠
負面影響
生產成本高
農民所得低
農業轉型與發展對策
加入WTO因應對策
精緻農業
品種改良
發展高經濟價值農產品
休閒農業
結合產業特色與環境景觀的在地產業
國人對休閒旅遊的需求上升
農業轉型
推展農業機械化
農業勞力減少
耕地面積狹小
水田轉作
國人飲食習慣改變
專作區
作物類型多元化
降低生產成本
擴大農場經營面積
活化休耕地
提高糧食自給率
增加農業產值
創造就業機會
農業產銷組織
產銷班制度
同地區同作物的農民組成
共同購買機具可分攤成本
相互學習耕作技術
企業化
品質控管
自然條件
高溫多雨,全年為生長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