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測海象 (3-1 測海象 (波浪觀察 (浮球式波浪球, 海上觀測浮標, 壓力計(適合淺水), 音響式都卜勒流剖儀), 溫鹽儀器 (c(導電度)…
測海象
3-1 測海象
溫鹽儀器
t(溫度)
c(導電度)
獲得鹽度資訊(離子濃度)
d(水壓)
水深 每深10m+1atm
seasour溫鹽儀器
利用船後纜線拖曳如同小飛機機翼的調整,可以上下測量,因而獲取完整資料
反轉式溫度計
置於瓶中 採水時會記錄溫度
溫鹽圖(追蹤個海水來源 推論海水流向)
海流觀測
定點錨碇的海流觀測
漂浮觀測
音響是都卜勒流剖儀
波浪觀察
浮球式波浪球
海上觀測浮標
壓力計(適合淺水)
音響式都卜勒流剖儀
潮汐觀測
壓力計
浮筒式潮位儀
測量水深
地形
3-2海底地貌
洋底盆底
深度4000-6000m
深海丘陵(分布於深海平原向中洋脊一側)
深海平原
世界最平坦
海底山
形成海底火山 火山島鏈 海底火山高原 太平洋)
中洋脊
世界最長火山山脈
側翼
對稱 離脊頂越遠沉積物越厚
轉形斷層與破裂帶
脊頂
中洋脊最高處 板塊擴張帶
大陸邊緣(陸地沉積物)
依坡度
大陸坡
最陡 有許多海以峽谷(濁流沖刷而成)
大陸緣積
大陸坡和洋底盆地之間 沉積物保留處
大陸棚
深100-200m 寬400km以上
海溝
板塊邊界 多數在太平洋 2-4km深
依板塊活動度
非活動性(大西洋型)
非板塊邊界 無火山 大西洋印度洋北極海周圍
活動性(太平洋型)
板塊邊界 隱沒帶火山 大陸緣積被海溝取代 太平洋周圍
台灣周圍海底地形
3-3海洋地殼
特性
沉積物
生物殘骸 泥沙為主 海洋地殼逐漸移進大陸 沉積物快速增加
岩石圈厚度
離中洋脊越遠越厚
地磁條帶
年齡
由中洋脊向大陸遞增
構造
研究方法
直接
鑽取岩心
間接
震波在不同岩層的傳遞速度變化
組成
成果
深部生物圈發現
天然氣水和物發現
重建古海洋歷史
火山活動
證實海底構造及板塊構造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