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1地球古今談 (陽曆反映季節更替 (夏至6/22:日出東偏北,日落西偏北, 秋分9/23: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春分3/21: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Ch1地球古今談
陽曆反映季節更替
夏至6/22:日出東偏北,日落西偏北
秋分9/23: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春分3/21: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冬至12/22:日出東偏南,日落西偏南
二十四節氣:屬陽曆,春分點為基準,360度分24等分,每個等分一節氣
地殼均衡
普拉特:各地密度不同、無山根、越高地塊密度越小ex洛磯山脈
艾瑞:各地密度相同、有山根、山越高山跟越厚
地殼升降:地殼上方減薄,減少對下方壓力,下方地殼抬升
ex斯堪地那維亞
均衡學說:
1壓力應各地相當
2山密度小,較大厚度才能產生相同壓力→山根
3露出水面越多,水面下越深
曆法即日、月、地相對運動
月的由來
朔望月:約390度、29.53日約陰曆一個月
恆星月:360度、27.32日,月球繞地公轉週期以無限遠恆星為參考
年的由來
北回歸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365日
日的由來
太陽日:24hr,轉361度
恆星日:23小時56分,轉360度
常用曆法
陰曆:12個朔望月,美朔望月29.53日 平年354日閏年355日
30年內有11個閏年→日期對應月相
農曆:陰陽合曆,朔望月為一月,19年內加入7個閏月
→二十四節氣(陽曆)反映季節,日期對月相(陰曆)
陽曆:回歸年1年 平年365日閏年366日 每4黏一潤→月份反映季節
地球樣貌
古人測量地球大小→夏至中午陽光直射亞歷山卓→陽光與立柱夾7.2度→亞歷山卓雨水井距離為地球圓周1/50因7.2度/360度
重力推測地球形狀→藉單擺週期知擺長固定,單擺距地新月遠,重力加速度越小,T越大,擺動越慢
現代測量地球形狀方法→人造衛星測量地表重力變化→地球接近梨形
太陽系起源
一.行星物質來源
災變說→X
星雲說→太陽系由同一個原始星雲組成
二.行星形成方式
柯伊伯原始行星說→1重力聚集,所以行星內部為固態,外部氣態
2因為太陽輻射蒸發,所以留下固態為類地,利太陽遠的為類木
霍伊爾星雲說→萬有引力,中心收縮升溫為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