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3測海象 (測海象 (波浪與海岸地形 (突堤效應 (上游堆積, 下游侵蝕), 海水流動 (沿岸流 (沿海岸而行 (受風向、波浪、地形影響)),…
CH3測海象
測海象
溫度
直接測量
深度
以水壓換算
測量
繩索
一點
聲納
一面
重要影響因子
聲波波速
因溫度、鹽度、深度增加而增加
鹽度
以導電度換算
儀器
反轉式溫度計
費時,深度有限
現較少使用
溫鹽深儀
直接測量各深度溫度、鹽度、導電度
常與採水瓶一起使用
今日最廣泛使用
拖曳式溫鹽深儀
垂直面上的完整資料
溫鹽圖
討論水團與水團間的混合情況
推測水團的來源
海流
早期
追蹤漂流物
現今
浮標觀測
海流
一固定點隨時間變化的海流資訊
不斷測量海流的順時流速
波浪及潮汐
潮汐
海水水位變化
壓力計
浮筒
隨水位升降並記錄
波浪
壓力計
紀錄波浪起伏
浮球
測波高、週期、波浪行進方向
音響式都卜勒流剖儀
測流速、波浪
波浪與海岸地形
成因
侵蝕堆積
波浪以垂直海岸線方向行進至岸邊
突堤效應
上游堆積
下游侵蝕
海水流動
沿岸流
沿海岸而行
受風向、波浪、地形影響
離岸流
由岸向外海流
海風、地形、水流方向影響
海底地貌
洋底盆地
占總面積45%
深度4000-6000公尺
深海平原
深海丘陵
海底山
太平洋中最普遍
世界最平坦處
大陸邊緣
占總面積22%
陸地沉積物
依深度變化
大陸棚
大陸波
大陸緣積
海溝
板塊邊界
最深為馬里亞納海溝
11000公尺
最長為智利海溝
5900公里
沉積物堆積
大陸邊緣最陡處
上有許多海底峽谷
水深約100-200公尺
大陸邊緣最緩處
中洋脊
占總面積33%
長約8萬多公里,寬約1千公里
最長火山山脈
最高的地方
離中洋脊越遠越老
海洋地殼
特性
老於2億年地殼
海溝處隱沒
最老約1億8千萬年
馬里亞納海溝東側
地磁條帶
磁性倒轉
對稱於洋脊軸
岩石圈厚度
離中洋脊越遠,厚度越厚
沉積物
愈接近大陸,沉積物越增加
最厚沉積層
孟加拉灣
20公里
中洋脊
生成新海洋地殼
研究
鑽井船取樣
平均厚度7公里
三種岩性
沉積物
玄武岩
輝長岩
成果
重建古海洋歷史
證實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
深部生物圈的發現
天然氣水化合物的發現
活躍的火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