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L4探地層 (4-2地質作用與地貌變化 (侵蝕作用 (海浪 (拍擊、磨蝕→海蝕崖、海柱;溶蝕→石灰岩地形), 風 (風稜石), 河流…
L4探地層
4-2地質作用與地貌變化
侵蝕作用
海浪
拍擊、磨蝕→海蝕崖、海柱;溶蝕→石灰岩地形
風
風稜石
河流
向源侵蝕→河流加長、
斷頭河
;向旁侵蝕→河流加寬、曲流;
向下侵蝕→河流加深、V型谷
冰川
向下、側向侵蝕→U型谷;磨平岩石、劃割岩石→冰蝕擦痕
斷層
層態
走向
傾斜的地層和水平面的交線方位
北偏東25°
傾角
水平面向下和地層層面所夾的角度
向西傾斜20°
分類
正斷層
受張力;上盤相對於下盤向下運動
逆斷層
受壓力;上盤相對於下盤向上滑動
平移斷層
受剪力;面對斷層面,對面岩層向左則為左移斷層
轉形斷層
節理
岩層受力斷裂:有位移→斷層;無位移→節理
豆腐岩、火成岩的柱狀節理
風化作用
物理風化
岩石由大變小,成分不變
冰楔作用、剝離作用、溫度變化、樹根作用
化學風化
岩石所含的礦物或化學成分改變
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
岩石接觸空氣、水、生物,過一段時間後,由固結良好變成鬆散,且仍在原地
皺褶
背斜
沿水平方向,外側岩層比內側年輕;常凸起為山丘或台地
向斜
沿水平方向,外側岩層比內側老;常受風化和侵蝕凹入成谷
將原來接近水平的地層慢慢摺曲,造成如波狀的構造,常見於造山帶中
搬運+沉積
流水:可溶性物質→溶解;泥和粉砂→懸浮;砂→跳動;礫→滑動和滾動
風:細粒;冰川:巨大礫石、泥砂
冰川至低處消融,
沉積物大大小小混雜沉積
→冰磧石
地球內、外部作用
內營力
板塊聚合產生造山運動、火山活動
地球內部的地質作用,將岩層抬起,形成山脈;速度有快有慢
外營力
將山脈分解、切割逐漸夷平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
岩石作用
無最終狀態,會一直改變狀態
4-1探地層
沉積構造
交錯層
指示流水或風的方向
上部角度較大,下部較平坦,指向水或風的流向
流水與風將沉積物往前堆積,呈現曲面往前推進,與主層面斜交
波痕
指示流水方向
W型波痕,尖端向上
水流波痕、波成波痕、風成波痕
粒級層
上側為細顆粒,下側為粗顆粒
流速變慢,大顆粒先沉積
泥裂
V型張裂,開口向上
泥質沉積物在曝曬下張烈,填充泥裂中而保存
大陸地殼鑽探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ICDP)→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隕石撞擊構造、生物圈和早期的生命、火山系統和地球的熱源、熱點及張裂作用、活動斷層、板塊聚合帶、自然資源
前蘇聯於柯拉半島12261公尺深,為鑽川地殼入地函→全世界最深的科學鑽探井
得知地質特性的方式:現地觀察、採集標本、鑽井、採取岩心、井下安裝儀器
臺灣的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TCDP)
目的→鑽入斷層帶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成因
地點→台中大坑地區
證實車籠埔斷層的發生會集中在特定的薄層裡
以岩性描述地質性質:岩類、造岩礦物、組成顆粒大小、成績構造、地質構造
探測方法
震波反射探勘
用反射波描繪地下地質形貌;尋找儲存在背斜軸部和斷層處的石油和天然氣
磁力探勘
若有含磁物質,會出現磁力異常值;尋找金屬礦
重力探勘
有地質構造或有不同物質,會產生重力異常值;
火成岩、金屬礦、背斜中心皆密度較大,重力異常值較大
地球內部
推測:若均質則震波會呈放射狀傳遞
地球均質但越接近地球內部,密度越大→沿著曲線向外偏折
靠地震波間接測量
P波較快,可在固體和流體中傳播;S波較慢,僅在固體中傳播
地球內部層圈
古氏不連續面
2900公里深;P波陰影帶距震源100°~140°,S波陰影帶100°~180°
P波會被折射,S波無法通過
古騰堡利用P波陰影帶推算出地核
外核
2900~5100公里;液態金屬;P波波速下降,S波消失
地函
40~2900深;橄欖岩
雷嫚不連續面
5100公里深;P波強烈反射面
莫氏不連續面
40公里深;由地殼進入地函→P波和S波街增快
內核
5100公里~地心;固態金屬
地殼
0~40公里;花崗岩或玄武岩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