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球古今談 (地球外貌 (地球是圓的 (月球陰影, 往北北極星仰角變大, 平面海面略呈弧形, 麥哲倫, 船隻隱沒地平線以下), 測量大小 (亞力山卓…
地球古今談
地球外貌
測量大小
亞力山卓 陽光立柱夾7.2度
賽伊尼和亞力山卓距離微地球圓周1/50
夏至正午陽光直射賽伊尼井底
此測量精密,數據與今接近
古代重力推測形狀
扁平橢圓,赤道離地心遠重力加速度較大
T = 2π ( L / g )Λ1/2
地球是圓的
月球陰影
往北北極星仰角變大
平面海面略呈弧形
麥哲倫
船隻隱沒地平線以下
現今測量形狀
人造衛星
梨形( 北凸南凹 )
二十四節氣
陽曆
由黃河、長江流域發展出來
以春分點為基準點,根據太陽位置來定
長期觀測資料農事活動結合而成
季節
夏至
北晝長夜短
北永晝南永夜
東偏北升 西偏北落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6/22
冬至
12/22
太陽直射南迴歸線
南晝長夜短
北永夜南永晝
東偏南升西偏南落
秋分
晝夜等長
東升西落
太陽直射赤道
9/23
春分
晝夜等長
東昇西落
太陽直射赤道
3/21
.
行星形成方式
類木
類地外產生局部氣體收縮中心
小行星彗星
微行星形成行星中間產物
類地
塵埃相吸撞聚形成微行星
微行星相互碰撞聚合
中國對宇宙想法
渾天說
天表裡有水,天之包 ,由殼之裏黃
宣夜說
宇宙無固定形狀,天體漂浮於虛空中
蓋天說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星雲說內容
受引力收縮中央形成太陽>>原始太陽
周圍形成氣體圓盤>>行星系統
由來
月
朔望月
望到望 朔到碩
390度
39.53日
陰曆一個月
恆星月
360度
27.32日
月繞地球週期以無限遠恆星為參考點
日
太陽日
真太陽日
361度
平均太陽日
太陽連續兩天通過中天經過時間
恆星日
360度
24小時56分
同恆星連兩次過中天時間
年
回歸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現行曆法
陰曆
回曆
平年354閏355(30年11個閏)
日期對應月分
一年12朔望月(26.53日)
陰陽合曆
農曆
閏年有13個月(19年7閏月)
日期對應月份24節氣反映季節
朔望月為一月
陽曆
西曆、國曆
月份反映季節
平年365閏366(四年一閏)
以回歸年為一年
神話起源
中國
西漢
淮南子.天文訓
三國
徐整《三五歷記》
盤古開天
西方
創世說
由上帝七天內所造
日心說
哥白尼
行星繞太陽公轉
太陽系起源
行星物質來源
災變說
X
星雲說
太陽系皆由同一原始星雲形成
行星形成方式
.
公轉軌道接近同一平面
公轉軌道近正圓
自轉攻轉方向相同
太陽行星會自轉
同方向公轉
星雲說
康德+拉普拉斯
冷卻收縮形成
X
霍伊爾
萬有引力收縮旋轉加速成圓盤狀,中心升溫成太陽
原始行星說
內部密度大,內固外氣
近太陽行星氣體蒸發為
類地行星
,
遠太陽行星T低M大為
類木行星
,
柯伊伯
地殼均衡
地殼升降
北歐受冰川覆蓋,融冰後地表承重減小,逐漸上升
地表風化侵蝕搬運,地殼減薄,減少壓力,地殼抬升
內部構造
地殼均衡學說
某深度壓力應各地相等
重力均衡模式
普拉特
各地塊密度不同
無山根
越高D越小
洛磯山脈無山根
艾瑞
各地塊密度相同
有山根
越高山根越深
許多造山帶有山根
山根
地涵密度大,山根密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