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下1-地球古今談 (曆法 (日的由來 (太陽日 (太陽連續兩天通過中天的時間 (平均太陽日:24小時)), 恆星日 (同一恆星通過中天的時間…
下1-地球古今談
曆法
日的由來
太陽日
太陽連續兩天通過中天的時間
平均太陽日:24小時
恆星日
同一恆星通過中天的時間
23小時56分
月的由來
朔望月
月相盈虧週期
繞地球390度
29.53日
陰曆的一個月
恆星月
以無窮遠恆星當參考點,月球繞地球週期
360度
27.32日
年的由來
回歸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365.5422日
現行曆法
種類
太陰曆
回曆
日期對應月相,無法反映季節
陰陽合曆
農曆
日期對應月相,以24節氣反映季節
太陽曆
國曆
月份可以反映季節
古今對地球起源和演變的看法
太陽系起源
災變說
已被放棄
星雲說
整個太陽系由同一個原始星雲組成,中心是太陽
原始行星說
距太陽近的行星外部氣體被蒸發掉,留下固態部分形成類地行星
距太陽遠溫度低質量大,仍保留大量氣體形成類木行星
原始星雲
受自身引力而收縮,中心形成太陽
周圍形成一個氣體圓盤
行星形成方式
類地行星
塵埃→微行星→類地行星
類木行星
密度高產生局部氣體收縮中心,富含大量氣體而質量大
小行星及彗星
微行星形成行星過程中的中間產物
地殼均衡
地殼均勻學說
地球內部某一均衡面所受壓力應該各地相當
因山脈密度小,有較大厚度才能產生相同壓力,故有山根
重力均衡模式
普拉特
各地塊密度不同
無山根
愈高密度愈小
艾瑞
各地塊密度均同
有山根
山愈高其下方山根愈厚
地殼的升降
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覆冰溶化,陸地承受壓力減小
每年一公分速度抬升
地球的外貌
測量地球大小
同時間太陽照射兩地區不同的夾角求出比例,
即可推出太陽遠洲長及半徑
由重力推測地球形狀
單擺距地心愈遠,擺動愈慢
在兩極重力加速度較大,得知地球呈橢圓球體
人造衛星軌道受重力影響
陰曆反映季節更替
24節氣
依太陽位置24等分
屬於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