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塊

LQQ OPERA

Location

乳房腫塊的地方是在哪裡?

Quality

腫塊摸起來如何?

硬或軟?

會不會壓痛?

Onset

什麼時候發現有這樣的狀況?持續多久了?

Associatives

除了乳房腫塊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症狀?

乳癌

乳腺炎

纖維囊腫

大小隨著月經變化

疼痛

主要為Painless mass

乳頭可能有異常分泌物

local edema

乳頭凹陷

Painful mass

Skin color change

Past Hx

過去還有哪些病史?有沒有開過刀?

最近有沒有做過乳房影像檢查?

針對乳癌必問:NAAHCC

Age at menarche →初經年齡?

Age at menopause →停經否?停經年齡?

Nulliparity →有沒有生過小孩?

Hormone therapy →有無接受過荷爾蒙療法?

Contraceptives →有無使用過避孕藥?

Pregnancy with first Child → 什麼時候生第一個小孩?

Family Hx

父母和兄弟姐妹有沒有哪些慢性疾病或癌症?

母親或姊妹有沒有乳癌的病史?

DDx

良性腫塊

惡性腫瘤

危險因子(NAAHCC)和症狀一定要問到

Fibroadenoma纖維腺瘤

Cyst囊腫

Galactocele乳囊腫

Fibrocystic change乳房纖維囊腫

Mastitis乳腺炎

好發年齡

型態

和乳腺管纖維化、擴張有關係

和hormone變化有關係

月經來之前→變大

充滿母乳的囊腫,在哺乳的女性相當常見

Painful mass

Discharge

Skin color change(紅腫熱痛)

PE

觸診

視診

先從擺位開始→雙手叉腰

看乳房的對稱性、外觀、乳頭是否有凹陷等問題

先取得病人同意,記得要說出 『請護理師陪同一起做檢查』
總共6個步驟,先視(2steps)再觸(4steps),四坐二臥

乳房病灶的描述

可以如用順時鐘的方向,也可以↓↑↓↑觸診,不要漏掉就好

邊緣(Smooth or Spiculated)

形狀(不規則?橢圓?)

性質

可否compression?

位置

淋巴結觸診要有些力道

鎖骨上下

腋下淋巴結

深度

大小

是否可移動

和乳頭的距離

幾點鐘方向

Risk

初經

Past Hx

生育史

30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

Family hx

有乳癌患者之家庭,尤其母親或姐妹等一等親曾患此病者

11歲以下

停經較晚

55歲以後

未曾生育

曾患一側乳癌者

曾頻繁患良性乳房腫瘤者

生活習慣

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者

未曾哺乳者

曾罹患有乳癌者,對側乳癌之發生率每年約0.5-1.0﹪,終其一生約有10-15﹪之發生率

母親及姊妹同時有乳癌者危險率高達14倍

腋下淋巴結腫大

乳房外觀改變

凹陷

凸出

乳房皮膚

濕疹

紅腫或潰爛

橘皮樣的變化

Screening test

乳房超音波檢查

組織細胞學檢查

Mammography

切片檢查(Excisional biopsy)

粗針核心穿刺術(Core-Needle Biopsy): 適用於solid lesion

細針抽吸(Fine-Needle Aspiration): 適用於比較像cystic lesion

建議的通則

先由影像學檢查判斷其良惡性

年齡

大於35歲建議做mammography

小於35歲建議超音波檢查

若有惡性的可能

若是無法辨別

則可以建議再做一次檢查或是細胞學檢查,

良性

繼續追蹤(4-6週一次)

建議做細胞學檢查以確診

治療

放射線治療

化學治療

手術治療

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或骨髓移植

乳房保留手術

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

改良式乳房根除術

適用於乳房腺管原位癌之患者

小於二公分的腫瘤,且腋下淋巴結無病變者

手術不包括含腋下淋巴結切除

將腫塊及腋下淋巴結切除

一般仍需配合放射線治療

適用於局部腫瘤切除,且無遠端器官轉移

乳房及腋下淋巴結切除,保留胸大肌,可增加美觀,及於未來做乳房重建

用於腫瘤過大擔心手術後有殘留的癌症細胞會擴散出去者
或用之於乳房保留手術,增加局部控制

使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去破壞或停止癌細胞生長

一般在手術後會接受5-6週,每週5天的放射線治療

可減少局部復發的機會

荷爾蒙治療

目前化學藥物對於乳癌細胞的控制,效果相當好

可有效降低局部復發並延長存活時間

適用於荷爾蒙接受體呈陽性者

口服荷爾蒙藥物

卵巢切除

Tamoxifen最常被使用

副作用低

可能適用於

局部廣泛性乳癌

發炎性乳癌

腋下淋巴腺轉移超過10顆者

轉移性乳癌經治療後已緩解者

  1. 何時作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
    何時開始、間隔多久作乳房檢查即使是美國仍未有定論。由於國人之乳癌發生率較美國為低,但發生率卻較年輕,故一般婦女35-40歲間作一次乳房X光攝影作為基本資料,41-49歲間每1-2年作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或乳房X光攝影,而滿50歲者每兩年檢查一次。至於屬於高危險群之婦女25-35歲之間作一次乳房X光攝影,36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為佳。若有高度懷疑者則不在此限。
  2. 乳房有腫塊一定是癌症嗎?
    大部份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纖維腺瘤、纖維囊腫或囊腫等,只有十分之一的乳房腫塊有惡性的可能,但還不能掉以輕心,即使是良性的腫瘤,腫瘤過大或是產生臨床症狀還是需要治療的。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有三種:
    ●乳房纖維腺瘤:為成熟女性最常見之良性腫瘤。一般發生於15-35歲的年輕女性,臨床上在一側或兩側乳房內發現大小不同之結節性腫塊,觸診時表面圓滑充實,可移動瘤,邊緣明顯。纖維腺瘤之發生原因不明。目前之研究已排除纖維腺瘤為前癌病變,但頻繁發生纖維腺瘤之女性或有家族性乳癌病者,其乳癌發生之危險率約為正常人之2倍,需加以注意。乳房纖維腺瘤一般不會自然消失,有上述病史或腫瘤過大時,可考慮作切除治療。
    ●乳房纖維囊腫:好發於30-50歲之婦女,最常見於近更年期,年輕女性較少,此腫瘤大部份為單側,約有20%為兩側性。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體內動情激素分泌有關,更年期過後,囊腫會消失,即為可能與荷爾蒙有關之一證明。乳房纖維囊腫轉變為乳癌的機率甚低,但是組織切片檢查如發現有上皮增生或異型上皮增生,將來發生乳癌之危險率分別為2及5倍。主要症狀為在月經來潮前,因囊腫脹大而引起乳房疼痛,少數病人乳頭有分泌物。觸診時,可摸到硬塊,但境界不明顯,並有觸痛。治療方面以止痛劑對症治療。並選擇合適的胸罩以減輕不適,或以注射針筒抽取囊液。
    ●乳房囊腫:與身體其他部位之囊腫相同,是屬於良性,內容充滿液體,呈堅硬狀,好發於更年期女性,少見於35歲以下。
  3. Mammography的影像判讀結果
    (1) 乳房影像結果的判讀,主要分為7個類別報告:分別為BI-RADS 0、BI-RADS 1、BI-RADS 2、BI-RADS 3、BI-RADS 4、BI-RADS 5、BI-RADS 6。
    0:不完整。
    1:正常。
    2:良性發現。
    3:可能為良性發現。
    4:懷疑異常。建議做細胞學檢查。
    5: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建議做細胞學檢查或是外科手術。
    6:切片已證實為惡性腫瘤。

好發年齡

15-35歲的年輕女性

最常見

型態

大小不同之結節性腫塊

一側或兩側乳房

可移動

邊緣明顯

圓滑充實

前癌病變

觸診按壓時可能會有疼痛感

好發於更年期女性,少見於35歲以下

充滿液體,呈堅硬狀

好發年齡

好發於30-50歲之婦女,最常見於近更年期

型態

大部份為單側,約有20%為兩側性

更年期過後,囊腫會消失

月經來潮前,因囊腫脹大而引起乳房疼痛

少數病人乳頭有分泌物

界線不明顯

有觸痛

常發生在哺乳期

比較良性與惡性

質地

痛?

可移動?

邊界

形狀

位置?

惡性

常在外上象限

良性

彈性

惡性

較硬

良性

疼痛和壓痛

良性

通常可移動

良性

邊界清楚

惡性

不清楚

良性

橢圓,葉狀

惡性

不規則

乳頭變異

惡性

凹陷

不正常分泌物、出血

皮膚

惡性

橘皮樣、潰瘍

酗酒

抽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