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球古今談 (地殼均衡 (山根發現的源起 (重錘受重力偏離的角度較預估小 因為底下有密度較小的山根), 普拉特 艾瑞的重力均衡模式之比較 (普拉特…
地球古今談
地殼均衡
山根發現的源起
重錘受重力偏離的角度較預估小 因為底下有密度較小的山根
普拉特 艾瑞的重力均衡模式之比較
普拉特:各地塊密度不同 無山根 地塊高則密度小
艾瑞:各地塊密度相同 有山根 山越高澤山根越厚
地殼均衡學說
1.地球內不同深度所受壓力應相當 2.山脈密度小 須有較大厚度芝山根才能產生相同壓力
3.像木塊浮於水中 露出水面越多 水面以下也越深
地殼的升降
受融冰影響導致地殼上升
受風化侵蝕影響 減少對下方壓力 造成地殼抬升
地球的外貌
古人測量地球大小
埃拉托斯特尼:藉陽光入射夾角推算地球圓周
由重力推算地球形狀
地球為略呈扁平的橢圓球體
赤道半徑較及半徑大 因此重力加速度值較小 單擺較慢
古代證明地圓
海面略呈弧形
月蝕時陰影邊緣為弧形
星星仰角的改變
麥哲倫船隊繞地一周
現今測量地球形狀
飛行軌道受重力影響呈不規則形
重力模型接近梨形
曆法源自日地越相對運動
月的由來
朔望月
為朔到望的盈虧週期
公轉角度約390度 週期29.53日
為陰曆的一個月
恆星月
月球繞地球的週期 以無限遠恆星為參考點
繞地公轉角度為360度 週期為27.32日
年的由來(回歸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日的由來
太陽日
太陽連續兩天通過中天所經過的時間
平均太陽日24小時
一年中所有真太陽日的平均值
真太陽日
每日不同
恆星日23小時56分
同一恆星連續兩次過中天的時間
現行的曆法
回曆 陰曆
30年內有11閏年 日期對應月向 月份無法反映季節
農曆 陰陽合曆
閏年有13個月 19年內加入7閏月 日期對應月相 以二十四反映季節
西曆 國曆 陽曆
每4年1閏年 月份可反映季節
對地球起源和演變的看法
太陽系的起源
行星物質的來源
災變說
行星物質是在某次災變從太陽分出(先有太陽)
此學說現已被放棄
星雲說
太陽系是由同一原始星雲(太陽星雲)形成
行星形成的方式
康德 拉普拉斯的星雲說
太陽系由同一原始星雲冷卻收縮形成
因星雲使因萬有引力收縮 所以現不被接受
柯伊伯原始行星說
太陽系原為一片星雲 因重力作用物質會聚在中央形成太陽
距太陽近的星雲因水分蒸發形成類地行星 距太陽遠的則形成類木行星
太陽和行星皆會自轉 大多行星自轉公轉同方向 行星公轉軌道接近同一平面且接近正圓形
霍伊爾的星雲說
太陽系因本身萬有引力收縮 加速旋轉成圓盤狀 中心形成太陽
因質量差異 中心附近形成類地行星 較遠處形成類木行星
普遍接受的星雲說
原始星雲
受自身引力收縮 密集處形成太陽 周圍形成氣體圓盤
類地行星
塵埃互相碰撞成微行星 而微行星聚合成行星
類木行星
類地行星外側部分氣體密度較大處收縮形成類木行星
小行星及彗星
微行星形成行星的中間產物
地球起源的神話
中國
西漢:<淮南子 天文訓>
天地精華形成陰陽氣 進而結合成日月星辰
三國:
盤古開天的神話
西方
宗教神學創世說:
天地萬物由上帝創造逾七天之內
哥白尼:日心說
太陽微宇宙中心 行星以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
陽曆反映季節更替
24節氣依據太陽位置而定 以春分點為基準點 分成24等分
名稱和其意義不一定相符
24節氣屬陽曆 節氣在陽曆變化小 每月有2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