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相对数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构成比特征

相对比(两个相关量的比值:性质可同可不同,可以使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之比)

率(频率型指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占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

注意事项

构成比之和为1

各部分为此消彼长的关系

样本量足够大,才能反映实际情况

构成比不能代替率,一个是事物内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个是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正确合并率和平均律,观察单位数不同的几个率,不能直接处理

注意分析相对数时,是否有可比性,
除了对比因素外,其他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比较时要做假设检验

标准化率

直接法

间接法

注意事项

动态数列

分析指标

编制原则

作用

绝对增长值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累计增长值(定基比):报告时期的指标与基线期的指标之差

逐年增长值(环比):报告期的指标与前一期的指标之差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发展速度

定基比:报告时期的数据与基线数据相比,反映事物在长期时间内发展变化趋势

环比:报告时期的数据与前一时期的数据之比,基数依次更换,可反映事物逐期变化的趋势

平均发展速度:一定时期内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

定基比

环比

研究对象是否同质

研究对象内部结构是否相同

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资料,应注意客观条件有无变化

意义:由于分析相对数时,有很多影响因素,为消除差异,使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已知标准患者治疗人数时

已知标准组不同类别患者人数的构成比时

分别计算AB两法在标准组中的人数,得到预期人数

标准患病率X实际患病人数之和/预期人数之和

选定“标准组”,如另一个样本,并得到其每组的对应相对数

标准化率的实质是找一个标准,使得能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

标准化率仍是样本值,应做假设检验

标准化率不再反映实际水平,只表示资料间相互比较的相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