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整合時期理論Ⅲ (公共行政學的目的 (提高行政效率 (管理、計畫觀點(按計畫達到目標), 組織、系統觀點(達目標、兼顧社會貢獻)、(組織適應環境變動…
整合時期理論Ⅲ
公共行政學的目的
促進行政的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方向(原則)
設備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先決條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制度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廣義)法令制度、規章、技術;組織結構也應政府職能轉變而改變
運作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流程手續
觀念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民眾:尊重公務員身分
政府:應給予公務員適當的報酬與照顧
行政人員:公僕的觀念
研究現代化/革新/發展/改革
採系統與科學方法,形成實際有用的理論與知識,解決行政問題,提升行政學術水準
總而言之,革新需先革心,從觀念改革做起
條件
民主化
外民主(國家角度:人人平等、人民授權)
內民主(政府內部:修養、領導、參與、授權、溝通)
專業化(業務複雜,專業分工)
制度化(依法行政、理性合法權威)
適應性(軟體、硬體革新)
科學化(消除預設立場、客觀公正)
效率性(又快又好的效率)
培養通才
提高行政效率
管理、計畫觀點(按計畫達到目標)
組織、系統觀點(達目標、兼顧社會貢獻)、(組織適應環境變動能力)
技術、經濟觀點:最少投入最大產出
促進行政的公平與正義
生產力=效率+效能
意涵
行政學的發展,儘管各時期、各典範所討論主題各不相同,但目的卻是一致,就是提高行政績效,早期學者多強調效率的重要性,後轉向效能,當前則提出生產力的觀念。
效率
:silhouette:Gulick
不論是私人的企業經營或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基本的善都是效率。管理之目的在於追求效率,以最少的人、物力完成工作,效率成為管理價值量表的第一定律
POSDCORB管理七原則→追求效率
效率觀念辨正
非只是機械觀念 :unlock:既定形式或條件下做出最佳抉擇
非只問目的,不擇手段 :unlock:正當手段達成正當目的
非節約或吝嗇 :unlock:當其用、宏其用
非冷酷無情觀念 :unlock:互助合作、顧及社會價值,發揮人的潛能
效能
工作達成預期結果或預期影響的程度
強調品質層面,難以量化衡量
意義與特性
:silhouette:吳定:行政機關生產力定義
行政機關從事公共服務過程,義務推動、資源利用、內外溝通、業務創新、施政成果等重要變項,經由適當衡量指標後所呈現的整體績效
生產力:效率、效能;量性、質性;客觀數據、主觀判斷
特性
質量配合,效率效能並重
客觀、主觀意涵
兼具目標、人性導向
可量化(量性)、不可量化(質性)2種指標
具變遷性與層次性
產出與投入關係
管理合理性
影響因素與衡量模式
:silhouette:蘇特梅斯特:影響因素
員工工作表現= 能力+激勵
生產力 = 員工工作表現+組織物理條件
激勵 = 組織社會條件+個人需求+工作環境
能力 = 知識+技能
:silhouettes:美國國會會計總署
人力因素
程序因素
產品因素
衡量模式
功能
衡量模式
組織形象指標
民意機關關係指標
作業規劃指標
成員發展指標
生產力指標
成員士氣指標
重要性
行政革新
隨時調整各種行政相關變數,使政府機關再現代時空環境下,適應並維持人民合理生活品質的變遷過程。(可用於行政現代化/發展/改革)
目標
行政發展→低層次:消除弊端
發展行政→高層次:積極興利
類型
:silhouette:Ingraham、Eisenberg
結構革新(組織規模)
技術革新(減少作業程序)
:explode:關係革新(SES美國高級文官制度),最能凸顯公私組織差異
策略:技術層次、結構層次、文化層次
抗拒革新因素
個人因素(相信個人經驗、缺乏風險承擔、教育程度低)
群體因素(當原本群體關係遭破壞,會引起成員抗拒,如英國塔夫實驗)
組織因素(機械式組織型態不易改革,原本設計即趨向穩定)
革新作法(同上段促進行政現代化的方向/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