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6.天然災害
6.天然災害
6-1氣象災害
颱風
結構
颱風眼、 眼牆
颱風路徑
發源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形成後、 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側向西或西北西進行
颱風侵臺時的風雨變化
各地的風雨、 依颱風中心位置及路徑不同而異
生成條件
大氣的不穩定度要大
緯度要大於5度以上
風場隨高度變化要小
海面溫度高於26。5 ° C
潮溼的中低對流層
洪水
水災成因
與地表條件有關
持續大量降水、 不易由河流排放到海裡、 就很容易造成水災
水災災害
造成人命傷亡、 財物流失、 交通、 電力等設施被沖毀以及環境衛生惡化、 傳染病流行
6-2地質災害
地震
臺灣主要活動斷層帶
西部: 平原與山地交界; 東部: 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
災害類型
建物損毀、 山崩、 海嘯、 地層液化、 地面沉降與火災等
地震震度
描述地表震動程度、 與震源遠近有關
地震規模
以一無單位的數字來記述、 其數值大小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小有關、 目前世界最常採用的是芮氏地震規模
山崩與土石流
類型
流動
土石流
墜落
落石
滑動
分平面滑動、 曲面滑動
成因
山崩與水( 尤其是地下水) 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