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上CH5
上CH5
板塊運動學說的演化
大陸漂移學說
韋格納主張
盤古大陸
全世界的陸地都連在一起
海底擴張學說
海斯主張
發現中洋脊
板塊運動學說
地殼由十數個緩慢移動的版塊組成
GPS精密測量證實
台灣的地殼變動
台灣島的形成
2000萬~1000萬年前
大規模玄武岩岩漿噴發
澎湖群島
1000~500萬年前
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
台灣島
呂宋島弧
500~20萬年前
形成山脈
現今
山脈不斷升高
沉積物堆積
台灣東部海域
安山岩質
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裡
台灣南部海域
歐亞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
安山岩質
板塊構造運動
板塊邊界的類型
張裂型
兩板塊互相分離
熱對流上升
中洋脊
聚合型
兩版塊相互靠攏
熱對流下沉
海溝
錯動型
兩板塊平行錯移
剪力
岩石圈與軟流圈
岩石圈
固態
約0~100KM
所有地殼+軟流圈以上的地函
軟流圈
約100~250KM
部分熔融
位於上部地函
地震與火山
地震帶的分佈
環太平洋地震帶
錯動型與聚合型
中洋脊地震帶
張裂型與錯動型
歐亞南源地震帶
聚合型
火山帶的分布與特性
中洋脊火山
張裂型
玄武岩質岩漿
隱沒帶火山
聚合型
安山岩質岩漿
熱點火山
板塊內火山
玄武岩質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