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5 固體地球的變動 ((地震帶的分布 (震源深度 (淺源地震:0~70km (0~30km 極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70~300km,…
CH5 固體地球的變動
塑造固體地球的樣貌
地球內部的作用
陸地的隆升:陸上可見海洋生物
地形高差變化大(聖母峰+8848m/馬里亞納海溝-11000m)
發生在地表的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相關學說
大陸漂移學說
1912韋格納 主張全球陸地在2億年前是連在一起的(盤古大陸)
證實
南美洲東岸和非洲西岸海岸線吻合
古生物的連續分布 古氣候的證據(冰川.煤礦)
海底擴張學說
1962海斯 主張
地函岩漿對流作用 沿中洋脊裂谷上升至地表
中洋脊頂部形成新海洋地殼 迫使老海洋地殼遠離
海洋不斷擴大 原本完整大陸地殼被迫分裂遠離
證實
地熱流中洋脊最大 海溝處小
年輕海洋地殼沉積物薄 老則厚
海洋地殼以中洋脊為中心呈兩側對稱(舊<-新->舊)
海洋地殼古地磁紀錄 以中洋脊為中心呈兩側對稱(正反相間)
板塊構造學說
解釋固體地球變動的機制和現象
內容
地球表面是由10多塊緩慢移動的板塊所組成
板塊受到地函熱對流的帶動 相互遠離/接近/交錯而過
地函熱對流
地函深處物質緩緩往上推動
到岩石圈下方 熱對流受阻而橫向流動
岩石圈受熱對流作用 分裂成十幾個板塊
板塊緩慢移動 最後藉隱沒作用回到地函深處(完成對流)
證據:全球地震帶和火山帶分布 板塊邊界吻合
固體地球層圈
岩石圈
地殼+軟流圈以上的上部地函 隨地函熱對流緩慢移動
震波:速度一般隨著深度增加而加快
特性:分裂成10幾個板塊(岩石圈厚度=板塊厚度)
軟流圈
位於上部地函內 厚度100~150km
特性:岩石部分熔融/質地較軟 可塑性較高
震波:地震波的速度降低 又稱為''低速帶''
像輸送帶一般 載著上面的板塊移動
板塊邊界的類型
張裂型板塊邊界
形式:兩側板塊相互分離(張力作用)
地函熱對流:上升
新海洋地殼在此生成
岩漿由海底冒出 形成新海洋地殼/中洋脊隆起/大陸裂谷
玄武岩質構成海洋地殼的主體
舊<-新->舊
越遠離中洋脊 水深逐漸增加
越老的海洋地殼 沉積物越厚
靠近大路邊緣一帶 加上陸地侵蝕的沉積物 沉積岩層特別巨厚
聚合型板塊邊界
形式:兩側板塊相互擠壓(擠壓力作用)
地函熱對流:下沉
隱沒帶
海洋地殼隱沒到大陸地殼之下:造成火山山脈(安山岩)->安地斯山脈
兩側皆為海洋地殼:老.重板塊隱沒到新.輕的板塊下->島弧(玄武岩)
可觀察到班氏帶:板塊隱沒處(地震震源沿其帶狀分布)
碰撞帶
兩邊皆為難隱沒大陸地殼 兩者互擠壓 形成褶皺山脈->喜馬拉雅山
錯動型板塊邊界
兩側板塊水平平移錯開(剪力作用)
地函熱對流:橫向平移
火山活動少 深源地震為主
比較
平移斷層:美國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北美-太平洋板塊相對平移)
轉形斷層:中洋脊中央斷裂谷間 兩側為不同板塊(岩石移動方向相反)
左:平移/右:轉形
火山.地震.板塊邊界
地震分布:呈現帶狀分布
火山分布:大部分的地震帶也是火山分布的地帶
板塊邊界:地震.火山是板塊運動造成 地震.火山帶指示板塊邊界位置
地震帶的分布
張裂型板塊邊界:震源淺->中洋脊地區
錯動型板塊邊界:震源淺->中洋脊地區
聚合型板塊邊界:震源淺到深皆有->環太平洋.歐亞南緣地震帶
震源深度
淺源地震:0~70km (0~30km 極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300~700km
火山分布和特性
火山
地球內部岩漿 經地表裂隙噴出地表 並堆積熔岩.火山灰而形成
分布位置:受地球內部熱源分布的影響
中洋脊火山
全球最大的火山系統
位於張裂型板塊邊界
玄武岩質岩漿 黏滯度低 流動性佳 寧靜式噴發
隱沒帶火山
位於聚合型板塊邊界的隱沒帶
大陸邊緣:大陸地殼-海洋地殼
海床上:海洋地殼-海洋地殼
安山岩質岩漿 黏滯性高 流動性差 猛爆式噴發
例如:安地斯山脈.島弧.馬里亞納海溝
熱點火山
與板塊邊界無關 視熱點位置而定
位於地函熱柱上升處
熱柱湧出位置在地函內固定不動 但上方板塊會移動
若板塊向西北移動 越靠近西北方的火山越老
例如:夏威夷島鏈
台灣所處板塊構造環境
聚合型板塊邊界
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
台灣南部海域
歐亞板塊沿著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
震源由西向東漸深
形成南北走向的呂宋島弧
台灣東部海域
菲律賓海板塊沿著琉球海溝向西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
震源由南向北漸深
形成東北-西南走向的琉球島弧
板塊構造極具特色
位在呂宋島弧和琉球島弧的交界處
位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隱沒的轉換地帶
台灣島的形成
碰撞前
歐亞板塊東側堆積厚沉積物
呂宋島弧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移動
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開始碰撞
碰撞初期
弧陸碰撞:呂宋島弧北端碰上歐亞板塊邊緣
碰撞晚期
山脈和沉積物因擠壓而隆升
中央山脈形成:沉積物受高壓高溫作用 形成變質岩 進而被抬升
50萬年前 呂宋島弧北端已完全併入台灣島 形成海岸山脈
碰撞後
台灣島因隆起 使陸地面積變大
板塊聚合 使地殼變動劇烈
西部麓山帶形成:因為沉積物隆起所致
孤陸碰撞所產生的造山運動漸向南發展
5-1 活動的大地
5-2 板塊構造運動
5-3 地震與火山
5-4 台灣的地殼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