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3 地球結構 (海洋結構 (溫度 (垂直分布 越深溫度越低 (斜溫層 (水溫隨深度驟降 傾斜的溫度曲線, 無蒸發作用鹽度驟降), 混合層…
CH3 地球結構
海洋結構
地球水圈97%
鹽類3.5%
純水96.5%
高鹽分
雨水 河水溶解鈉 鎂 鈣 鉀等離子 沖入海中
火山噴發物質落海
平衡
生物吸收 化學沉澱
鹽度比較
極區 最低 融冰注入淡水
地中海 偏高 降水小於蒸發
副熱帶 偏高 降水小於蒸發
大洋邊緣 偏低 合流注入淡水
赤道 偏低 降水大於蒸發
溫度
日照加熱
表層海水等溫線與緯度線大致平行
大洋環流
暖流 高溫
涼流 寒流 低溫
湧升流 帶來深層低溫海水
冰點 因含鹽分約為-2°C
極區海域
垂直分布 越深溫度越低
斜溫層
水溫隨深度驟降 傾斜的溫度曲線
無蒸發作用鹽度驟降
深水層
混合層
溫度高 鹽度高
大氣結構
氣壓
高度越高 氣壓越低
單位atm 1atm= 76公分汞柱,1013.25百帕
緯度45度 溫度0°C的海平面氣壓
地表 空氣密度大 氣壓大
高空 空氣密度小 氣壓小
能量收支
空氣對流
水蒸氣蒸發
太陽輻射
部分被氣體分子 氣懸粒子 雲吸收
紅外線輻射
溫室氣體吸收
分層
平流層
臭氧濃度最高 吸收紫外線 提高溫度
熱空氣在上 冷空氣在下
大氣運動為水平方向
中氣層
熱源自平流層 溫度隨高度遞減
大氣層溫度最低之處
對流層
高度升1公里 溫度降6.5°C
厚度8-16公里 赤道>高緯,夏>冬
天氣現象發生
增溫層
空氣稀薄
吸收波長短的太陽輻射 產生許多電離子 形成電離層
固體地球的結構
地震波
S波
橫波
只在固態傳送
速度次之
表面波
只在地表傳送
速度最慢
P波
縱波
固 液 氣體中皆能傳送
速度最快
地球內部層圈
地函
地表下80-220公里為軟流圈
上部地函與地殼較硬 稱岩石圈
橄欖岩
古式不連續面
2900公里
P波速度驟減
莫氏不連續面
震波速度突然增加 表地殼地函組成物質的改變
地核
雷嫚不連續面
5150公里
內核
固態鐵鎳
外核
液態鐵鎳
地球磁場
地殼
海洋地殼
5-10公里
玄武岩
大陸地殼
平均約35公里
花崗岩
固體地球組成物質
沉積岩
沉積構造
粒級層與交錯層
波痕與生痕
地表覆蓋最廣
沉積物經成岩作用
層狀
化石
變質岩
造山帶常見
葉理
原岩經高溫高壓形成
褶皺構造
火成岩
深成岩 岩漿在地下緩慢冷卻 顆粒大
閃長岩
輝長岩
花崗岩
火山岩 岩漿噴出地面急速冷卻 顆粒小
安山岩
玄武岩
流紋岩
地殼含量最豐富的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