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球的結構 (地球構造 (整體分層 (地殼 (大陸地殼 (花崗岩(35公里)), 海洋地殼 (玄武岩(5~10公里))), 地核 (外核…
地球的結構
地球構造
地震觀測
種類:P波(固液氣)、S波(固)、表面波(地面)
測站與震央距離
走時曲線
P波、S波傳到的時間差
整體分層
地殼
大陸地殼
花崗岩(35公里)
海洋地殼
玄武岩(5~10公里)
地函
橄欖岩
80~220公里-低速帶(震波)=軟流圈
地核
外核
S波消失,P波波速銳減
液態鐵鎳
流動→磁場
內核
P波→S波
固態鐵鎳
莫氏不連續面
古氏不連續面(2900公里)
表面分層
岩石圈(地殼+上部地函)
軟流圈
組成物質
礦物
岩石(多種礦物的混合物)
火成岩
岩'漿冷卻而成
地殼含量最豐富
鑲嵌狀
舉例
火山岩(地表冷卻)
1 more item...
深成岩(在深處冷卻)
1 more item...
沉積岩
沉積物經成岩作用
地表覆蓋最廣
碎屑性
礫岩>2mm、砂岩2~1/16mm、粉砂岩1/16~1/256mm、泥岩<1/256mm
非碎屑性
CaCO3(鐘乳石)、煤層
變質岩
原岩(固態)經過高溫高壓作用變質而成
葉理構造
大氣
分層
對流層
0~16公里
地表輻射
下熱上冷
天氣現象
平流層
層頂50公里
20-30公里臭氧層吸紫外線→熱能
往高,溫度升
上熱下冷,上下對流不易
中氣層
層頂80公里
平流層的熱量提供
往上,溫度降
層頂─大氣層最低溫(約-90度)
增溫層
85公里以上
吸收太陽輻射
往上,溫度升
離子狀態
極光
氣壓
定義:某一高度,單位面積上空氣柱重量
空氣分子分布
地表空氣柱長
且空氣分子集中
壓力大
高空:空氣柱短
壓力小
能量收支
推動大氣運動
太陽輻射(短波,可見光)
一半到達地面被吸收
一半反射,雲吸收
地表輻射(長波,紅外線)
大部分:溫室氣體吸收
海洋
海洋鹽度
3.5%鹽(比例固定)
測量方式
滴定Cl-得其濃度
推知其他(因鹽組成固定)
千分比
CTD
導電度
單位:實用鹽度單位(PSU)
表層海水鹽度
鹽度上升:蒸發、結冰
鹽度下降:降水、河川注入
全球鹽度
赤道:降水>蒸發
鹽度低
副熱帶:蒸發>降水
鹽度高
極地:融冰、蒸發少
鹽度最低
大洋邊緣:河水注入
鹽度低
垂直分層
溫度
混合層:深度200公尺內
陽光照射,波浪拍打,溫度變化小
斜溫層:200~800公尺
高緯變化小,低緯變化大
深水層:大於800公尺
鹽度
混和層
斜鹽層
缺乏蒸發作用
變化大
深水層
中低緯度略增現象
高緯高密度海水移動至此
海水表層溫度
陽光照射
圖:等溫線大致平行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