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上Ch4大氣與海洋的變動 (4-1大氣變化 (飽和與相變 (壓力和水氣含量不動下.恰好飽和的溫度-露點溫度 (露點溫度越高-水氣含量越多,…
上Ch4大氣與海洋的變動
4-1
大氣變化
飽和與相變
水氣含量超越定值便可凝結-水氣壓為飽和水氣壓
溫度越高.可容納的水氣量越高
大氣中水氣的含量-濕度
大氣的潮濕程度-相對濕度
定義:實際水氣壓/飽和水氣壓*100%
水氣恰好飽和時.相對溼度=100%
壓力和水氣含量不動下.恰好飽和的溫度-露點溫度
露點溫度越高-水氣含量越多
氣溫與露點溫度相近-相對濕度越大
相對濕度與露點溫度的測量
乾溼球溫度計
環境未飽和-濕球溫度<乾球溫度
成雲致雨
成雲條件
水氣達到飽和
具有凝結核.使水氣附著
未飽和空氣飽和的方法
增加水氣
降低溫度
絕熱膨脹冷卻
空氣塊上升.氣壓降低.體積變大.溫度降低
絕熱壓縮增溫
空氣塊下降.氣壓增加.體積變小.溫度增加
常見空氣垂直上升方式
地形抬升
低層空氣輻合
對流
暖空氣沿鋒面上升
風
影響空氣流動的力
科氏力
風速越快.科氏力越大
科氏力垂直空氣運動方向
緯度越高.科氏力越大
空氣在北半球向右側偏.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
近地表空氣才需考慮
與運動方向相反
氣壓梯度力
垂直等壓線
等壓線越密集.梯度力越強
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強
地轉風.近地表的風
地轉風
距地1Km以上的風
受梯度力+科氏力影響
方向平行等壓線
近地表的風
靠近地表1Km以內的風
受梯度力+科氏力+摩擦力影響
方向與等壓線夾15°~25°
北半球高低壓系統
高氣壓(反氣旋)
高空水平向流動-逆時針輻合
中心垂直向流動-向下
地面水平向流動-順時針輻散
天氣-晴朗
低氣壓(氣旋)
高空水平向流動-順時針輻散
中心垂直向流動-向上
地面水平向流動-逆時針輻合
天氣-陰雨
天氣系統
氣團
溫度.濕度.密度相近的空氣
天氣圖上為高壓
範圍廣達數千公里
鋒面
兩個不同溫度.濕度的氣團交界處
冷鋒
多積雨雲
雨區-冷鋒位置前後狹長地帶
坡度陡
暖鋒
多層狀雲
雨區-暖鋒位置前
坡度緩
滯留鋒
一連串對流雲系
雨區廣闊.降雨時機長
坡度緩
為台灣帶來梅雨
囚錮鋒
大氣能量的傳送
低緯地區
地表吸收量>損失量
淨輻射為正.溫度升高
高緯地區
地表吸收量<損失量
淨輻射為負.溫度降低
4-2
海水的運動
洋流
水團&溫鹽圖
溫鹽圖-依不同深度的溫鹽數值畫出一條溫鹽曲線
溫鹽曲線相似-同一水團
水團-溫鹽性質相近的一團水
輸送熱能.調節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
溫鹽環流
流動方向-水平&垂直
風吹環流
流動方向-水平
台灣冬夏兩季的海流
冬季
黑潮.中國沿岸流
夏季
黑潮.台灣海峽暖流
波浪
潮汐
月球的引潮力=月流的萬有引力+月地間旋轉的離心力
受引潮力抬升處為高潮.下縮處為低潮
潮汐多半受月球影響
潮汐種類
半日潮
週期:12小時25分
全日潮
週期:24小時50分
太陽與月球所造成的潮汐現象
大潮
1個月中潮差最大的日子
天體位置:日月地排成直線
農曆初一.十五左右
小潮
1個月中潮差最小的日子
天體位置:日月地三者排成90°
農曆初七.二二左右
4-3
近岸潮流與海岸環境
潮波
受重力場作用.水從高往低處流
越陡的斜坡流速越快
漲潮流
方向與潮波傳遞方向相同
退潮流
方向與潮波傳遞方向相反
台灣的潮波
台中有最大的潮差
4-4
聖嬰現象
多發生在聖誕節前後
正常年
赤道海域盛行東風
海流由東向西傳送
溫暖的表層海水在太平洋西側堆積
對流旺盛.降雨頻繁
低壓盤踞
東岸因湧升流補充.水溫偏低
高壓籠罩
氣候乾燥
聖嬰年
盛行東風減弱
東岸湧升現象減弱.冷水範圍變小
西岸
氣壓上升.以下沉氣流為主
氣候變乾燥.引發乾旱或森林大火
東岸
氣壓下降.對流區向東移動
氣候變潮濕多雨.引發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