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天然災害 (颱風 (形成必要條件 (低層大氣輻合,高層大氣輻散(有初始擾動), 有潮濕的中低對流層大氣(促進熱帶對流雲系發展), 26…
天然災害
颱風
結構
颱風眼
下沉氣流,風雨微弱
氣壓最低
眼牆
上升氣流最強之處
風速最快,雨勢最強
發展出積雨雲
螺旋狀雲雨帶
間歇性降雨
風速漸慢,雨勢漸弱
侵臺颱風
以7,8,9月為主
路徑
藤原效應:雙颱距離小於1000km,也會影響路徑
侵臺路徑十分複雜:由東往西為主(60%),其次是由南往北
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與位置影響
每年平均3~4次
西北颱:從台灣西北方路過,有機會引進西南氣流
形成過程
熱帶低壓
低層大氣向低壓中心輻合
高層大氣向外輻散
輕度颱風
潛熱釋放加強對流,氣壓越來越低
最大風速達17.2公尺/秒
熱帶擾動
有初始擾動
大氣產生對流
颱風
若繼續發展可能形成中颱或強颱
地形對颱風降雨影響
迎風面:多雨
背風面:少雨,甚至有焚風
形成必要條件
低層大氣輻合,高層大氣輻散(有初始擾動)
有潮濕的中低對流層大氣(促進熱帶對流雲系發展)
26.5度以上的熱帶海面(足夠能量)
風在垂直變化上小(讓潛熱集中保持在颱風眼)
南北5度以外(需一定的科氏力大小來旋轉氣流)
災害:強風、豪雨、巨浪、暴潮、焚風
形成地點
大西洋及東太平洋:颶風(hurricane)
印度洋及西南太平洋:旋風(cyclone)
西北太平洋:颱風(typhoon)
地震
表示地震大小的尺度
地震規模
地震所釋放的總能量
由地震波震幅估算
一般用苪氏地震規模
分級
中地震:規模5.0~7.0
大地震:規模7.0以上
小地震:規模5.0以下
地震規模每差1.0,能量差30倍
同一地震,地震規模數值只有一個
地震強度
以各地地動速度估算
數值為整數,0~7級,共8級
各地的搖晃程度
0級為無感地震
1~6震度級內,每1差級,加速度數值差3倍
同一地震,各地地震強度不同
台灣活斷層分布
地震分布
西部:震源深度淺,災情嚴重
東部:地震活動頻率最高
東北部:伴隨地熱與火山現象
活動斷層分布
西部:西部平原或盆地與丘陵的連接帶
東部: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北向延伸帶
台灣地體構造
呂宋島向西北方推擠歐亞大陸
推力從東邊,為逆斷層
成因
彈性體(岩層)受力發生彈性變形
岩層所受的力超過負荷而斷開,形成斷層
兩側岩層快速彈回,並產生地震波
地震災害類型
山崩
劃設山崩高危險區
加強護坡措施
海嘯
建立地震預警系統
防波堤
建築物損毀
可加強建築物耐震力
可強化地震速報能力來預警
地層液化與沉降
做地質調查
火災
裝設瓦斯與電源自動阻斷系統
洪水
流量
尖峰流量:暴雨後,河川的最大流量
溢堤流量:暴雨後,河川達到超過堤防的流量
平常流量
水災成因
天然因素
大量溶雪,河流來不及宣洩
排水受阻
海水漲潮
河道結冰或受土石崩塌而阻塞
降水過量
區域的持續性降雨
強烈的局部性雷雨
季風氣候的亞洲國家
人為因素
自然滯洪區減少:在氾濫平原中興建建築
排水受阻:人工構造物阻擋
不透水地面增加:混泥土、柏油路面
台灣水災主因
颱風的強降水
過度都市化的不當開發
梅雨鋒面
定義:河川湖泊水位上升,且溢出堤岸,流到鄰近地方
山崩與土石流
發生原因
坡度變陡
坡頂額外重壓
坡地含水飽和或風化作用而降低強度
引起震動
類型
墜落(落石)
下墜過程有懸空、跳動
發生在山坡陡峭、岩層風化旺盛或節理發達之處
速度最快
土石流
於大雨期間因重力下滑
密度大、搬運力強、破壞力強
岩塊、沙、泥、水混和的稠濁狀流體
速度快
滑動
平面滑動
順向坡坡腳被截,後因遇水或震動,像溜滑梯般流動
速度極快
軟硬岩層交互堆疊
曲面滑動
山崩滑動面凹面向上,有如湯匙
速度漫
厚層鬆軟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