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3地球的結構 (大氣結構 (大氣的分層 (對流層 (天氣現象, 厚度:赤道>高緯度;夏>冬), 增溫層…
CH3地球的結構
大氣結構
大氣的分層
增溫層
吸收波長非常短的太陽輻射,生成許多電離子,形成電離層
中氣層
層頂為大氣層溫度最低的地方
平流層
大氣多為水平流動,臭氧濃度高(臭氧層)
對流層
天氣現象
厚度:赤道>高緯度;夏>冬
氣壓
某一高度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柱重量
1atm=1033.2276g/平方公分=1013百帕=1013毫巴
能量收支
推動大氣運動及天氣變化的能量
海洋結構
海水的溫度
水平分布
隨緯度增加而逐漸降低
垂直分布
混合層,斜溫層,深水層
海洋的分層結構
海溫垂直分布
斜溫層
200~800m
溫度驟降
深水層
800m↓
水溫穩定
混合層
<200m
1.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而加熱 2.波浪和海流不斷攪和→溫度,鹽度相似
3.中緯度的混合層表溫隨季節不同而變化
海鹽垂直分布
斜鹽層
200~800m
鹽度驟降
深水層
800m↓
在二、三千公尺處鹽度略增
混合層
<200m
1.鹽度均勻
2.中緯>高緯
3.高緯夏季:融冰注入使鹽度降低
高緯冬季:表面海水結冰→鹽度增加
溫鹽環流
極區冬季結冰→鹽度高,此低溫高鹽之表水沉於2、3000m,往中、低緯度擴展成極緩慢的洋流
起點
北大西洋
功能
1.輸送能量,調節大氣與海洋系統
2.溶氧於深海
3.將表層的二氧化碳運至深海→幫助碳循環
海水的鹽度
水平分布
大致平行緯度,南北回歸線>赤道
垂直分布
混合層,斜鹽層,深水層
變化範圍
34‰~36‰
導電度
實用鹽度(PSU)
地球結構
地球內部的層圈結構
莫氏不連續面
地函
橄欖岩
約80~220km
低速帶、軟流圈
上部地函
下部地函
地殼
大陸地殼(花崗岩)
約35km
海洋地殼(玄武岩)
約5~10km
古氏不連續面
地核
雷曼不連續面
內核(固態鐵鎳)
外核(液態鐵鎳)
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與三大鹽類的特徵
火成岩
深成岩
岩漿在地下慢慢冷卻
花崗岩
火山岩
岩漿噴出地表後急速冷卻,顆粒較為粗大
安山岩、玄武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地震觀測
P波
縱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氣中傳播
S波
橫波;速度較慢;僅在固體中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