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意識形態探析Ⅲ (新左派 (重要派別::star:法蘭克福學派 (兩個批判理論 (菁英文化對人的重大積極意義, 大眾文化對人重大消極作用,…
政治意識形態探析Ⅲ
新左派
既反對舊左派(蘇聯)也反對非激進化的西方社會民主主義
解放形式來展現個人自治和個人實現
對先進工業社會進行激進批判來復興社會主義
20世紀的50年代興起,70年代初盛譽,60年代聲援學生激進主義和反越戰,促進女權運動、生態主義等新社會運動崛起
重要派別::star:法蘭克福學派
兩個批判理論
菁英文化對人的重大積極意義
大眾文化對人重大消極作用
認為現代社會的單向性、攻擊性都受到大眾文化主宰,而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工業所製造的各種產品阻礙人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生存處境和實際利益
文化工業的娛樂商品控制人類的需求,支配人的閒暇時間,使得文化工業成為獨裁主義乃至法西斯主義控制公眾輿論的強大手段(權力第三面向:文化霸權)
納粹主義
將德國人描繪成一個極有天賦和有機統一的民族,並認為創造力是來自血統的純正性,亞利安主義
1945年,新納粹主義繼承對希特勒的崇拜,但變更了原本種族分類,亞利安是白人,敵人不僅是猶太人還有黑人
法西斯主義內部的一個意識形態,由種族民族主義、反猶太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共同塑造
:star::star:馬克思主義
意涵
階級鬥爭
私有財產的存在造就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差異
資產階級透過對生產工具的掌握,藉由國家機器來發揮政治權力,掌握意識形態權力
剩餘價值
資產階級從工人身上榨取生於價值,支付低薪,賺取利潤
異化
資本主義下,勞動淪為商品和工作變成機械活動的過程
無產階級革命
生產機過剩危機,使得資產階級瓦解,無產階級革命無可避免,奪得生產工具的掌控權
辯證法
對立力量之間的互動
共產階級階段
無產階級專政,剷除反革命的資產階級
階級對立不復存在,國家將自動萎縮,達成一個無階級的社會
歷史唯物論
經濟、生產工具重要性;以經濟和階級因素來解釋歷史發展
派別
正統/教條式馬克思主義
列寧主義的加以修正,主要貢獻是先鋒隊理論
現代/西方/新馬克斯主義
不像傳統的馬克思主義,階級式不會互動對流的,由於新馬克斯主義相信人才是創造者,不會單受到物質生活支配,經濟和政治是會交互作用
匈牙利 :silhouette:盧卡奇
強調物化,資本主義透過把工人貶低為被動對象或是可交易商品,使得工人失去原有人性
西方馬克思主義受到黑格爾的影響,認為人才是創造者
義大利:silhouette:葛蘭西
資本主義之所以仍存活,不只是因為經濟的支配,還有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控制媒體等傳播觀念,稱為意識型態的霸權
社會主義
對資本主義的反擊,重視平等觀念,有共同所有權的終極目標
新右派
保守主義的一個派別,目的在防止自由注意是社會價值擴散,1980年代以柴契爾主義、雷根主義為代表,競爭的經濟卻強盛的國家
新保守主義
美國雷根主義別稱
權威是確保社會穩定要件
:red_flag:不支持多元文化與移民社會(美國川普)
政府本身就是問題所在,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自由主義
私有是好的,公有是壞的
相信自助、個人責任及企業家精神
英柴契爾主義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