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固體地球的變動 (活動的大地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飄移學說 (證據 (古氣候證據 (印度南部有冰川遺跡, 南極洲發現煤礦), 古生物的連續分布…
固體地球的變動
活動的大地
世界地形地圖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飄移學說
1912年
德國學者偉格納
主張全世界的陸地在兩億年前是連在一起的,盤古大陸
證據
南美洲、非洲的海岸線吻合
古生物的連續分布
不擅長游泳的中龍出現在南美、南非
古氣候證據
印度南部有冰川遺跡
南極洲發現煤礦
海底擴張學說
1960年代初
美國學者海斯
地函內部的岩漿因為對流作用,沿中洋脊裂谷上升到地表,以此類推,海洋地殼便不斷擴大,原本完整的大陸地殼也就被迫分離
證據
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是玄武岩湧出的地方
越年輕的海洋地科上的沉積物越薄,越年老的海洋上的沉積物越厚
地熱流在中洋脊最大,在海溝處最小
越接近中央斷裂骨的地科越年輕
海洋地殼的古地磁記錄
,以中洋脊為中心呈現兩側對稱
板塊運動學說
1967-1968年
主張
地球表面是有十數個緩慢移動的板塊所組成
板塊受到地函物質對流的帶動
證據
全球地震帶、火山帶分布,和板塊邊界相吻合
地震
海溝處則淺、中、深源地震都有
中洋脊多淺源地震
GPS精密測得板塊間有相對移動
板塊邊界
聚合型板塊
受地函熱對流下沉,擠壓力,相互靠攏
安山岩
逆斷層、隱沒帶的海溝、隱沒帶的火山島孤、造山帶的褶皺山脈
淺、中、深源地震都有(可達六百多公里)
例子
海-海:馬里亞納海溝、平行的火山島孤
海-陸:祕魯-智利海溝、安地斯山脈
陸-陸:喜馬拉雅山
錯動型板塊
受剪力,平行錯移
較少火山活動
轉型斷層(斷層面的兩側是不同板塊)、平移斷層(斷層面的兩側是相同板塊)
淺源地震(數十公里內)
例子:聖安德列斯斷層
破裂帶
張裂型板塊
受地函熱對流抬升,張力,互相分離
玄武岩
正斷層、裂谷、中洋脊
例子
中期:紅海
晚期:中洋脊
早期:東非大裂谷
淺源地震(數十公里內)
板塊構造
岩石圈
深度:約0-100公里
組成:固態
所有地殼+軟流圈之上的地函
說明
海洋地殼薄,廣布中洋脊到古老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厚,一般為100公里,古老大陸板塊可達200公里
岩石圈在軟流圈之上,隨地函熱對流移動
岩石圈厚度=板塊厚度
軟流圈
深度:約100-250公里
組成:部分熔融,可塑性較高
位於上部地函中
說明
在岩石圈之下,一般厚度為100公里
因熔融狀態,地震波不易傳遞,又名低速帶
地震與火山
地震帶
中洋脊地震帶
多淺源地震
張裂型、錯動型
沿大洋的中洋脊分布
歐亞南緣地震帶
亞州南邊、歐洲南邊
大多為淺-中源地震,唯印尼有深源地震
聚合型
環太平洋地震帶
淺、中、深源地震都有
全為聚合型,除北美加州、紐西蘭為錯動型
太平洋邊緣
火山
中洋脊火山
屬寧靜式噴發的玄武岩
中洋脊
張裂形板塊邊界,由地函向上對流形成
隱沒帶火山
屬爆炸式噴發的安山岩
環太平洋火山帶(火環)
聚合型板塊邊界,由板塊隱沒後,岩石熔融形成岩漿,噴發在隱沒帶地表
熱點火山
屬寧靜式噴發的玄武岩
夏威夷火山島鏈
(簡易版)
、冰島、黃石國家公園
與板塊邊界無關,由地函深處的地函熱住向上噴發形成
台灣的地殼變動
台灣的板塊邊界
東部
琉球海溝(南側)、琉球島孤(北側)皆為東北-西南向
菲律賓海板塊
向西北方隱沒到
歐亞板塊
下方
淺、中、深源地震都有,南👉北=震源淺👉震源深
安山岩質為主
琉球火山島孤
南部
歐亞板塊
向東隱沒到
菲律賓海板塊
下方
馬尼拉海溝(西側)、呂宋火山島鏈(東側)皆為南-北向
淺、中、深源地震都有,西👉東=震源淺👉震源深
安山岩質為主
蘭嶼、綠島、海岸山脈
台灣島的形成
2000-1000萬年前
1000-500萬年前
500-20萬年前
Nowadays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約7-8公分擠向歐亞大陸
中央山脈不斷提高
造山運動漸向南發展
呂宋島孤hit歐亞大陸邊緣(孤陸碰撞)
孤陸碰撞的沉積物受變質作用,抬升
菲律賓海板塊
向西北方隱沒到
歐亞板塊
下方
琉球島孤
中央山脈
海岸山脈
多年後
菲律賓海板塊hit歐亞大陸板塊
台灣島
歐亞板塊東南側邊緣的海洋岩石圈
向東隱沒到
菲律賓海板塊
之下
呂宋島孤
穩定的張裂
洪流式玄武岩爆發
澎湖群島
淺源地震:0-70公里(0-30為極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7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7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