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望星空 (5-1望星空 (觀測的限制 (視野的限制 (北半球最佳觀測點:夏威夷, 南半球最佳觀測點:智利), 大氣的限制 (以自適應光學技術克服),…
望星空
5-1望星空
觀測宇宙的方法與工具
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望遠鏡
不受光害影響;受人為電波干擾
單獨使用解析力差
凹面鏡
可見光
折射式望遠鏡
鏡筒長且內部需完美,磨製不易
凸透鏡
色像差
邊緣支撐鏡面難
反射式望遠鏡
凹面鏡
鏡身短
只需鏡片表面完美,磨製容易
球面像差
面鏡表面金屬鍍膜氧化後需更新
現代大天文臺合組數片成一大面鏡
光譜
天體發出的光在能量上的分布
可了解表面溫度、組成物質等
藉由光譜線的紅移現象,可判斷相對速度
發現宇宙的膨脹
天體可觀測資訊
位置
利用天球座標
固定:恆星、星雲、星系
不固定:行星、彗星
亮度
肉眼最多看見6星等
望遠鏡的三大能力
集光能力
口徑越大,集光能力越好
影像解析能力
口徑越大,解析力越好
放大能力
放大倍率=主鏡焦距/目鏡焦距
黑暗中尋找光明
地面望遠鏡可觀測可見光、大部分無線電波
其他電磁波可在宇宙中觀測
觀測的限制
光害的限制
大氣的限制
以自適應光學技術克服
視野的限制
北半球最佳觀測點:夏威夷
南半球最佳觀測點:智利
測距的限制
三角視差法
1、以1AU為基線,太陽與待測天體的距離d為底
2、待測天體與地球&待測天體與太陽間的夾角為p
3、距離公式:d=1/p
記錄方式的演變:
手繪圖
攝影底片
電荷耦合元件(CCD)
光譜儀
近代天文觀測技術
太空望遠鏡
擺脫大氣的干擾及電磁波穿透率的問題
陣列望遠鏡
口徑大小相當於陣列相鄰最遠望遠鏡之間的距離
大型望遠鏡
合成面鏡
自適應光學
即時調整鏡面表面曲率
非可見光天文學
5-4時間與距離
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有4.2光年之遠
哈伯定律
愈遠的星系,遠離速度越快
速率V正比於距離D
我們看到的宇宙是不同時空的疊合結果
暗能量
不明
70%的宇宙成分,且造成宇宙持續加速膨脹
暗物質
看不見的物質,具質量
產生萬有引力吸引物質,減緩宇宙的膨脹
宇宙膨脹
紅移
遠離、波長變長,譜線移向紅光端
藍移
接近、波長變短,譜線移向藍光端
5-2星光與星色
恆星光譜型分類
連續光譜
恆星大氣熱運動所發出
吸收光譜
恆星的光穿過較低溫氣體,部分被吸收
有指標性的吸收譜線將恆星分成7大類
OBAFGKM
太陽為G2
發射光譜
雲氣受高能輻射激發,放出特定波長的光
金屬豐度與恆星的組成元素
吸收譜線可知道組成恆星大氣的元素
主序星將氫原子經核融合成為氦原子
紅巨星
無法融合出比鐵還重的元素
將氫、氦以外的元素稱為種元素或金屬
金屬豐度藉重元素與氫原子的比值判斷
越晚誕生的恆星,組成的星際介質
累積越多前代恆星拋出的重元素
金屬豐度越高
恆星光譜與溫度
表面溫度高,能量高,偏向短波
表面溫度低,能量低,偏向長波
光度正比於表面溫度的4次方及半徑的平方
恆星質量與演化
質量決定半徑大小
也決定光度
星光與星色受制於質量
核融合產生熱壓力而膨脹;
恆星因重力收縮:達平衡
質量決定恆星的壽命
超新星爆炸
殘餘質量大:中子星
殘餘質量小:黑洞
恆星表面溫度與光度的關係
橫軸為表面溫度(光譜型或顏色)
縱軸為光度(絕對星等)
恆星集中在主序帶
稱為主序星
大氣與星際介質的紅化現象
大氣中的粒子會散射掉星光中短波長的光
偏紅的長波長光進入眼中或儀器
5-3宇宙的結構
星系的型態分類(哈柏分的)
螺旋星系
一般
棒旋星系
橢圓星系
不規則星系
星系是組成宇宙的基本成員
星系
是組成宇宙大尺度的基本成員
萬有引力
是形成宇宙結構的基本要素
大小不同而組成星系群及星系團
聚集成為超星系團
銀河系的特徵
太陽星雲
太陽只是普通恆星
中心通常有超大質量的黑洞
銀河系
直徑約10萬光年
正面俯視:棒旋星系
構造
銀盤
大多數恆星與氣體在此
旋臂
是氣體與星際塵埃較密集處
疏散星團位於此
銀暈
在銀盤上下方
有銀河系最年老的恆星群
外圍由暗物質組成
銀心/銀核
於盤面中心球狀結構的恆星較年老
中央有棒狀結構
中心有超大質量的黑洞
星系的組成
雙星
恆星藉彼此引力雙雙成對
星團
疏散星團
恆星數較少
重元素含量較高
球狀星團
恆星數較多
重元素含量很低
不同質量的恆星
如太陽燃燒氫原子的主序星,質量越大,
體積與表面溫度也越大越高
脫離主序星的恆星
體積大、表面溫度低的紅巨星
體積小、密度極高、表面溫度高的白矮星
星雲
暗星雲
反射星雲
發射星雲
太陽系(見B1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