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上Ch6天然災害 (山崩與土石流 (發生原因 (岩石or土壤 (含水飽和or風化作用而降低強度), 坡度因人工挖掘或天然因素而變陡,…
上Ch6天然災害
山崩與土石流
發生原因
坡度因人工挖掘或天然因素而變陡
坡頂受重壓(填土或建築)
岩石or土壤
含水飽和or風化作用而降低強度
受振動(地震or爆炸)
平面滑動
1軟硬岩層交疊
2順向坡坡腳被裁切
受雨水滲透或震動而順滑面滑落
曲面滑動
厚層鬆軟土石
滑動面為曲面滑動
常見於
河流沖積而成之階地
台地邊緣
陡崖下方之崩積土
墜落(落石)
容易發生於
坡度陡峭
岩層風化旺盛
節理發達
流動(土石流)
運動速度快 密度大 破壞力強
在台灣發生之原因
921大地震使岩層破碎
颱風梅雨帶來的豪雨
山脈高聳與地形陡峭
人口增多→土地超限使用
洪水
尖峰流量(洪峰)
河川輸送最大流量
水災成因
天然因素
大量融雪
排水受阻
漲潮
不易排放至海裡
河道冰封or土石崩塌受阻
降水過量
季風降雨量輛集中
持續性降雨
局部性雷雨 梅雨 颱風
人為因素
自然滯洪區減少
於氾濫平原興建建築物
洪水水位增加
排水受阻
橋墩or建築物
洪水水位增高
不透水地增加
雨水滲入土地量減少
地表逕流增加
暴雨發生時河川流量迅速上升
洪峰發生時間差縮短
防災反應時間縮短
都市化
尖峰降水與尖峰流量發生時間差縮短
尖峰流量增加
溢堤流量
暴雨後河川流量超過堤防流量
暴雨~尖峰流量時間差
防災反應時間
災害
直接災害
沖毀交通、電力設施...
間接災害
改變河道or河床淤積升高
下次降水可能會擴大災情
地震
地震規模
地震釋放總能量多寡
地震波震幅估算
芮氏規模(無單位)
數值只有1個
每差1.0能量差約30倍
地震強度
各地搖晃程度
地動加速度
共8個等級
同一地震各地強度不同
差1級加速度質差3倍
地震分布
東部地震帶
震源可達300km
東北部地震帶
沖繩海槽擴張作用
地熱與火山活動現象
震源淺
西部地震帶
震源淺
人口密集 災情嚴重
地體構造
呂宋島弧向西北方移動
撞擊歐亞大陸邊緣
台灣以逆斷層為主
活動斷層
西部
震源淺
地震波傳至地表能量衰減少
震度大
東部
板塊隱沒作用
震源有淺有深
災害類型
山崩
若有大雨可能造成土石流
海嘯
海底斷層錯動
海嘯波
近岸處波長↓波高↑→嚴重災害
建築物毀損
斷層錯移 地震波
地層液化與地面沉降
鬆軟泥沙趨於緊密排列
孔隙水壓增高
顆粒彼此間隔
建築似浮於水面上
泥沙向下壓密後水噴出
火災
颱風結構
眼牆
上升氣流最強處
鳳速最大 雨勢最強
高聳積雨雲
螺旋狀雲雨帶
間歇性降雨
離眼牆越遠雨勢越小
颱風眼
中心為微弱下沉氣流
空氣增溫
不易成雲
颱風結構中氣壓最低處
路徑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
多為東往西or南往北
藤原效應
雙颱相距<1000km
沿中心連線逆時針旋轉
颱風
共伴效應
秋季東北季風盛行+颱風
輻合
北部東半部豪雨
西北颱
颱風從東北部向西北方移動
在台北部和西部吹起強烈西北風
風向與海岸線幾乎垂直
海水倒灌
可能引起西南氣流
中部以南豪大雨
北半球逆時針旋入
南半球順時針旋入
颱風
大西洋+東太平洋
颶風
印度洋+西南太平洋
旋風
西北太平洋
颱風
條件
海溫
熱帶海面(>26.5°)
提供足夠熱量
大氣狀態
低層大氣輻合 高層輻散
加強上升氣流
濕度
潮濕中低對流層大氣
有利天氣擾動
垂直方向之風場
上下層大氣相對運動小
潛熱集中於颱風眼
維持颱風結構
緯度
南北緯5°以外
足夠科氏力使氣流旋轉
形成過程
4 颱風
中心氣壓更低 風速更強
中颱or強颱
3 輕度颱風
上述不斷循環
颱風近中心處最大風速達17.2m/s
輕度颱風形成
2 熱帶低壓
低層大氣向低壓中心輻合
上升氣流水氣凝結釋放潛熱
加強對流
高層大氣向外輻散
加強對流
1 熱帶擾動
熱帶海面水溫高 蒸發旺盛
易產生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