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球的結構 (海洋 (鹽度比較 (副熱帶 (偏高 (副熱帶高壓籠罩 蒸發作用旺 (降水<蒸發))), 極區 (最低 (溶冰柱入淡水)), 赤道…
地球的結構
海洋
鹽度比較
副熱帶
偏高
副熱帶高壓籠罩 蒸發作用旺
降水<蒸發
極區
最低
溶冰柱入淡水
赤道
偏低
高溫多雨
降水>蒸發
地中海
偏高
半封閉海域
可高達40 千分比
大洋邊緣
偏低
河流注入淡水
海水鹽度
純水:重量百分比96.5%
鹽類:重量百分比3.5%
陽離子
來源:岩石風化沖入海
鈉 鎂 鈣 鉀 等離子
陰離子
來源:火山噴發物質溶於海
氯 硫酸根 等離子
總岩量恆定
移入
河川 火山 大氣
移出
骨骼外殼 化學沉澱 形成海底沉積岩
單位
千分比
實用鹽度單位PSU
溫鹽深儀測量
海溫
低緯>高緯
涼流流經溫低
暖流流經溫高
分層
垂直溫度變化
低緯度明顯
混合層
<200公尺
直接吸收太陽輻射
各地厚薄不一
最深200公尺
中緯度季節不同有明顯差異
深水層
水溫穩定不變
1000公尺以下低於5度
800以下
斜溫層
光無法傳遞至此
溫度驟降
200~800
垂直鹽度變化
混合層
<200
斜鹽層
200~800
缺乏蒸發作用
鹽度驟降
深水層
800以下
二 三千公尺處鹽度略增
高緯海水結冰
溫鹽環流
起點:北大西洋表層低溫海水下沉
大氣
大氣分層
增溫層
熱源:吸收太陽輻射
高度:85公里以上
每個空氣分子能大
空氣分子溫度極高
代電粒子碰撞大氣分子
產生極光
中氣層
熱源:平流層釋出的熱量
高度:約50到85公里
大氣最低溫在中氣層內
約-90度
平流層
熱源:臭氧層吸收紫外線
高度:約16到50公里
上冷下熱不易對流
水平流動為主
臭氧層位於平流層內
離地20到30公里處
對流層
熱源:地表輻射
厚度約8到16公里
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
遞減率約6.5 度/公里
厚度
夏季>冬季
赤道>高緯地區
水的三態變化和循環造成天氣現象
氣壓
單位
標準大氣壓atm
緯度45度 0度海平面氣壓
76公分汞柱
百怕hPa
氣象常用單位
定義
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柱重量
氣壓遞減率
地表空氣遞減率較大
空氣分子受重力作用聚於地表
地表附近空氣密度最大
上升每單位高度 氣壓遞減的質量
氣體混和狀態分層
不均勻層
85公里以上大氣
濃度稀薄 氣體分子分布受重力影響
輕在上 重在下
均勻層
85公里以下
氣體分子濃度較高 碰撞頻繁
一定比例混和
電離程度分層
電離層
約60公里之上
N2 O2 等氣體分子吸收短波太陽輻射
生成離子 呈現電離現象
可幫助無線電波傳遞
中性層
60公里以下
自由電子較少 多成原子或分子
呈電中性
推動大氣的能量
太陽輻射
短波輻射
可見光為主
推動大氣運動和天氣變化的主能量
最終有一半能量到達且被吸收
部分被反射回外太空
部分被氣體分子 懸浮粒子和雲吸收
地表輻射
長波輻射
紅外線為主
多被溫室氣體吸收
其他
空氣對流
水蒸發後凝結釋放潛熱
能量收支平衡
岩石礦物
沉積岩
碎屑型
礫岩>砂岩>粉砂岩>頁岩 泥岩
非碎屑型
岩鹽 石膏 鐘乳石
沉積構造
層理
粒級層
交錯層
波痕
泥裂
生痕
沉積物經成岩作用
地表覆蓋最廣
有機會找到化石
火成岩
火山岩
冷卻快 結晶小
深成岩
冷卻慢 結晶大
岩漿冷卻
地殼含量最豐
鑲嵌狀
變質岩
高溫高壓作用
葉理狀
變質度:板岩<片岩<片麻岩
非葉理狀
變質度:角閃岩<大理岩<石英岩<蛇紋岩
固體地球
地震波
體波
P波
縱波
快
可於固 液中傳播
S波
橫波
第二
僅在固體中傳播
表面波
洛夫波
沿水平面產生和傳播方向垂直的運動
雷利波
平行地震波的垂直面上 沿橢圓軌跡震動
慢
僅在地表
地球內部結構
地函
橄欖岩
下部地函
上部地函
80~220公里
軟流圈
古氏不連續面
莫氏不連續面
地核
雷嫚不連續面
內核
固態鐵鎳
外核
液態鐵鎳
地殼
大陸地殼
35公里
花岡岩
海洋地殼
5~10公里
玄武岩
密度:大陸<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