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球的結構 (海洋的結構 (海水的溫度 (水可吸收許多熱 (暖流協助極區結冰範圍擴大), 極區海域水溫最低, 赤道海域水溫最高, 平行緯度),…
地球的結構
海洋的結構
海水的溫度
極區海域水溫最低
水可吸收許多熱
暖流協助極區結冰範圍擴大
赤道海域水溫最高
平行緯度
海洋的分層結構
海水溫度
混合層
表層的熱量往下混合到更深的地方
斜溫層
陽光熱能傳送不到
水溫驟降
深水層
海水鹽度
斜鹽層
日照蒸發大於降水
下方因無蒸發而鹽度驟降
溫鹽環流
低溫高鹽
往中、低緯度海域擴散成極緩慢的洋流
海水的鹽度
海水約占地球水圈總體積的97%
海水鹽度部會增加,但各地海水仍不一樣鹹
利用導電度測量
平均鹽度約為35%
固體地球的結構
地球內部結構
地殼
大陸地殼
厚度5~10公里
海洋地殼
厚度35~40公里
地函
與地殼交界面為莫氏不連續面
上部地函
80~220公里深為軟流圈
下部地函
地核
與地函交界面為古氏不連續
外核
液態
內核
固態
三大岩類的特徵
沉積岩
地球表面分布最廣
壓密與膠結
成岩作用
搬運與沉降、沉澱
沉積作用
變質岩
受板塊間相互擠壓使溫度與壓力升高
發生化學變化
火成岩
深沉岩
岩漿在地下緩慢冷卻
結晶顆粒大
火山岩
岩漿噴出後急速冷卻
結晶顆粒細小
地震觀測
P波
縱波
質點震動方向與震波前進方向一樣
固態、液態、氣態皆能傳遞
S波
縱波
質點震動方向與震波前進方向垂直
僅能固態傳遞
大氣的結構
氣壓
定義
指在大氣某一高度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柱重量
99.9%的空氣重量在50公里高度之下
高度增加
密度變低
空氣柱越短
氣壓越低
大氣的分層
對流層
由來
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大氣的底層被加熱,使底層空氣上升,而高層冷空氣下降
一般天氣現象的發生處
每升高1公里,氣溫增加6.5度C
近地面的氣溫最高
厚度8~16公里
中氣層
大氣層最低溫的地方
熱源來自平流層臭氧加熱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少
平流層
熱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
大氣運動多為水平
臭氧濃度最高
吸收紫外線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增溫層
空氣稀薄
少許太陽輻射就能使空氣分子能量達幅增加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能量收支
來源
太陽輻射
一部分被大氣,雲,地表返回外太空
一部分被地表吸收
一部分被氣體分子吸收
地表能量
向外輻射
紅外線輻射
被溫室氣體吸收
小部份逸散到太空
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