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2太空中的地球 (太陽系 (矮行星 (足夠重力保持圓球狀, 不能清除軌道附近的小天體, 繞恆星公轉), 太陽系小天體 (彗星 (結構 (彗尾…
CH2太空中的地球
太陽系
衛星
矮行星
足夠重力保持圓球狀
不能清除軌道附近的小天體
繞恆星公轉
行星:自身重力能清除軌道附近的小天體
太陽系小天體
彗星
結構
彗髮
彗尾
離子尾:帶電離子氣體,多呈藍色
塵尾:不帶電顆粒,多呈灰白色
彗核
組成
塵埃、岩粒,混雜著冰、固態甲烷與氨
來源
短週期彗星(<200年):來自柯伊伯帶
長週期彗星(>200年):來自歐特雲
流星
燃燒不完全,落至地面稱為隕石
小天體進入大氣層摩擦燃燒
小行星
分布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組成為碳質、岩質或金屬
無法維持圓球狀
恆星
認識星空
周日運動
恆星的周日運動
成因:地球自轉
以天球北極為圓心,東升西落,每小時旋轉15度
天球極點的仰角等於觀測者所在的緯度
不同緯度的周日運動
周年運動
恆星的周年運動
成因:地球公轉(主要)+地球自轉
每天提早4分鐘升起→每個月提早2小時→一年後同一時間升起
黃道十二宮
黃道:太陽在天球上的運動軌道
黃道上的12個背景星座(不等於當天夜晚能觀測到的星座)
成因:地球公轉
天球與星座
天球模型
類似地心說的模型
天球北極與天球南極是唯一不變的兩點
黃道面與天球赤道面夾23.5度
所有恆星都投影在球面上
星座
同一星座的群星不一定真正聚集在一起,只是在天球上的投影結果
由於距離遙遠,須極長時間才能觀察出相對位置的改變
將天球上的群星劃分為88個天區
地心說X(托勒密)V.S日心說O(哥白尼)
孕育生命的地球
地球的防護
第一道:磁層
太空探測須避開范艾倫輻射帶(帶電粒子)
阻擋高能量的粒子
受太陽風吹拂影響,面對太陽一側彎成弓形,背對一冊向後延伸
第二道:大氣層
地球的適居性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恰當
地球的質量與體積適中
太陽是質量適中的恆星(質量太大,壽命相對很短)
地球具有磁場保護
極光現象:帶電粒子撞擊高層大氣,常發生於南北極增溫層
觀察星空
星座盤
下盤
以中心點天球北極為圓心的大圓為天球赤道,另一大圓則為黃道
兩圓相交處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使用
天球北極對應到的仰角度數即為觀測者所在的緯度
方位上東西相反,因此需抬頭看
將星座盤的北方對準地理北方
上盤
同心橢圓為等仰角圈
最外圈:地平線(仰角0度)
中心點:天頂點(仰角90度)
投影出來正東方與正西方會偏向正北方
星等
絕對星等
將恆星放到離地球10秒差距之處(32.6光年)所得到的光度
代表恆星真正發光的能力
注意事項
星等數值越小表示該恆星越亮
星等每差5等星,亮度(光度)差100倍
肉眼的極限視星等約為6等星
視星等
地球上觀測到的恆星亮度
亮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天體的顏色及表面溫度
顏色與視星等沒有關係,高溫的天體不一定比較亮
越高溫顏色偏藍白,越低溫顏色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