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探地層 (地球內部層圈 (古氏不連續面 (P波會被折射,S波無法通過 (如何發現此不連續面 (P波陰影帶:距震源100度到140度, S波陰影帶…
探地層
地球內部層圈
古氏不連續面
P波會被折射,S波無法通過
如何發現此不連續面
P波陰影帶:距震源100度到140度
S波陰影帶:100度到180度
外核
液態金屬
P波波速大為下降,S波消失
地函
橄欖岩組成
雷曼不連續面
P波的強反射面
如何發現此不連續面
P波陰影帶中有內核表面反射P波
莫氏不連續面
P、S波皆加速
如何發現此不連續面
震央200公里外測到的P波波速比距離200公里以內的波速還快
內核
固態金屬
地殼
花崗岩、玄武岩組成
得知地層特性的方式
挖槽溝或礦坑
鑽井
採集標本
採取岩心
現地觀察
井下安裝儀器
地質作用與地貌變化
風化
岩石接觸空氣、水、生物,一段時間後由良好轉變成鬆散且仍附著於原地
物理風化
剝離作用
外層岩層消失減壓,內部岩石產生張裂破裂,剝離後如書頁狀
溫度變化
熱漲冷縮
凍裂作用
高山日夜溫差大,夜晚岩石孔隙的水結冰而膨脹
樹根作用
岩石隙縫中的樹根漸粗大
由大塊變小塊,成分不改變
化學風化
溶解作用
石灰岩中的碳酸鈣溶解於水
水解作用
長石類礦物,在含有氫離子的水中,轉變成黏土礦物
氧化作用
鐵鎂礦物變成赤鐵礦或褐鐵礦
水化作用
黏土礦物易吸水膨脹;硬石膏轉為石高
所含礦物或化學成分發生變化
侵蝕
破壞岩石表面,並將崩解碎塊帶離母岩
海浪
磨蝕
溶蝕
石灰岩地形
拍擊
風
風稜石
河流
向側侵蝕:河流加寬
曲流
向下侵蝕:河流加深
V型谷
向源侵蝕:河流加長
斷頭河
冰川
U型谷
冰蝕擦痕
斷層
岩層受力斷裂兩側有發生位移
逆斷層
受壓力
平移斷層
受剪力
左移斷層
右移斷層
正斷層
受張力
搬運與沉積
節理
岩層受力斷裂兩側無位移
在岩層中若平行出現為同一組節理
豆腐岩
噴出的岩漿冷卻凝固,體積收縮也會造成節理
柱狀節理
褶皺
常見於造山帶
向斜
外側岩層比內側老
易受風化、侵蝕成谷
背斜
外側岩層比內側年輕
常凸起成山丘或台地
地面上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
磁力探勘
目標:尋找含磁性的金屬礦
重力探勘
目標:火成岩、金屬礦,密度較大的地層重力異常質較大
震波反射探勘
目標:石油和天然氣常儲存在背斜軸部或斷層處
人類對地球內部的了解主要依靠地震波
S波
僅能在固體傳播
P波
可在固、液中傳播
沉積岩受風、水、冰川作用產生特殊沉積
稱為沉積構造
交錯層
形成原因:因流水或風帶著沉積物往前堆積
交錯層上部角度較大,下部幾乎平行主層面
下部角度小,指向水或風的去向
可指示流水或風的方向
波痕
形成原因:1.水流波痕2.浪成波痕3.風成波痕
W形波痕,尖端指向上方
可指示流水方向
粒級層
形成原因:水流逐漸變慢,無法再搬運沉積物
同一次濁流帶來的沉積物,上側為較小顆粒,下側較大
泥裂
形成原因:泥質沉積物在陽光曝曬下張裂,沉積物充填泥裂中
V形張裂,開口指向上方
皆可指示地層上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