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激勵:從觀念到應用 (工作特性模式 (任務重要性, 回饋性, 任務完整性, 自主性, 技能多樣性, 激勵潛能指標(MPS), 工作設計),…
激勵:從觀念到應用
工作特性模式
任務重要性
回饋性
任務完整性
自主性
技能多樣性
激勵潛能指標(MPS)
工作設計
利用內在報酬激勵員工
優點
花費不多
缺點
績效評估準則不夠具體明確,就容易讓管理者有操控此制度的機會,只表揚他們偏愛的員工
制度的濫用會侵蝕表彰計畫的價值,也會導致員工士氣低落
財務誘因在短期內較具激勵效果,但長期而言,非財務誘因則更能激勵人心
採行正式的表彰計畫必須謹慎當心,以確保公平性;而未採用者,則應當秉持表彰員工績效努力的一致性,以達激勵效果
是一種激勵性計畫,藉由正規形式表達對於員工具體貢獻行為的高度評價;施行的範圍從一句發自內心的「謝謝你!」,到全面公開正式的鼓勵某特定行為,而且員工獲得表彰的程序也都經明確的界定與鑑別
對管理者的啟示
讓員工參與對其有影響的決策:員工可以對設定工作目標、選擇福利配套項目、解決生產力與品質問題等有所貢獻。參與能提升員工的生產力,工作目標的承諾、動機,以及工作滿足感
連結報酬與績效:報酬應該以績效為條件,而且員工必須感覺到兩者之間有確實的連結
利用目標與回饋:提供員工確定、具體的目標,並施以回饋,使其了解在目標的追尋中進展如何
檢查制度的公平性:應該讓員工知覺到投入與產出程度的不同,其個人薪資與報酬也會因而有所差異
體認個人差異:多花時間了解個別員工重視的是什麼,將能協助主管個別處理員工的目標、投入程度,並決定滿足個人需求的獎勵方式。據此,工作設計亦應配合個人需求,將工作的激勵潛能激發至極致
工作安排的選擇
工作分享
讓兩名或多名人員分攤一份傳統每週40小時的工作
難以找到能力相當、合作無間的工作搭檔
傳統的負面思維認為這是沒有完全投入工作並忠於雇主的作法
工作分享未被廣泛採用
電子通勤
員工只要在家裡擁有一部與辦公室連線的電腦,一週至少在家工作兩天
虛擬辦公室
遠距辦公在大部分組織中十分普遍。德國、英國及美國大約50% 的管理者可以選擇電子通勤,在開發中國家,這個比率則介於10% ∼ 20% 之間
好處
降低離職率
提振士氣
吸引更多的應徵者
節省辦公空間成本
生產力
缺點
對管理階層而言
使得協調團隊任務更加困難
管理者還必須面對,部分辦公室員工因感到無法公平享有電子通勤自由所造成之情緒低落的挑戰
缺乏對員工的直接監督
對員工而言
增加疏離感,因此降低工作滿意度
承受「聚少情疏」的影響
彈性工時
優點
降低加班成本
減少員工對管理者的敵對感
提高生產力
紓解上班尖峰的交通壅塞
降低曠職率
消除員工遲到現象
提高員工自主權與責任
員工滿足感增加
缺點
無法適用於所有的工作與員工
員工每星期必須工作一定的時數,但是在某些限制下,可以自由改變工作時段,通常是6個小時
運用報酬來激勵員工
建立薪資結構
某些組織願意支付高於市場平均水準的薪資。有些則因為支付不起市場行情,或是自願承擔支付水準落後的成本(員工被較高薪資的工作引誘而跳槽),而採取較低的薪資水平
支付更多,代表你可以讓條件較好、動機較強的員工留下來工作
決定薪資水準的過程需要平衡內部價值(internal equity) 以及外部價值(external equity)
實施變動薪資計畫
紅利與獎金
普及到組織中所有階層的員工都可參與
其激勵效果應該高於功績薪資
對許多工作而言,每年總薪資當中,紅利(bonus)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將報酬與紅利加以分門別類(分設科目),即使類別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都可能有助提升士氣
利潤分享計畫
對許多工作而言,每年總薪資當中,紅利(bonus)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普及到組織中所有階層的員工都可參與
其激勵效果應該高於功績薪資
將報酬與紅利加以分門別類(分設科目),即使類別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都可能有助提升士氣
功績基礎薪資計畫
基於績效評等,針對個人的績效給薪
功績基礎制能讓個體認知到其績效與報酬之間具有強烈關聯
限制
功績薪資以年度績效評估為基礎,常會受到評估者主觀意識的影響
薪資幅度的變動有時受經濟情況或其他因素所影響,反而與個人績效較無關
工會抗拒
員工認股計畫
研究指出,擁有利潤分享計畫的組織其生產力比較高。而這類計畫也連結到較高的員工承諾,尤其是小型組織
組織內的利潤分享計畫與員工態度呈正相關,員工心理所有權的感受亦較強。
基於公司的獲利性而設計一些公式以分配報酬
按件計酬薪資計畫
個人及團隊按件計酬工作者共同的主要考量是財務風險
許多工作可能完全不適用此計畫(例如急診室的醫師和護理師)
管理者必須注意,避免員工為了提高產出速度而降低了品質
員工沒有基本薪水,完全視生產多少來給薪
變動薪資的評估
變動薪資計畫能提升動機與生產力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並不意謂著每個人都會受到變動薪資計畫同樣的激勵
讓員工感覺績效愈高報酬愈多的要素組合,才是最有激勵效果的計畫
工作再設計
工作輪調
優點
提升工作滿足感與組織
減低做相同工作的無聊枯燥感,藉由從事多樣工作來激勵員工,以及讓員工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對組織產生貢獻
缺點
增加訓練成本
將員工調到新職位將降低該角色的整體生產力
無法深入思考
因工作團體要適應輪調來的新夥伴而導致摩擦
定義與使用
定期讓員工橫向地調往工作技能要求類似的另一項工作
企業有時候也會讓新加入的管理者進行工作輪調,以協助其了解整個組織
關係面向的工作設計
探尋管理者可以如何設計工作,以激勵員工促進組織受益者的福祉
將關注焦點從以員工本身為核心,移轉到受該員工所執行之工作影響的人身上,同時也激勵個人工作績效的提升
藉由顧客口碑回饋或面對面接觸來加強員工和其工作受益者的連結
親眼看到受益者,甚或只看他們的照片,都足以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行為真實影響他人且產生具體的結果
員工投入和參與
參與管理
被視為是解決士氣與生產力低落的萬靈丹
追隨者必須對其領導者要信任及有信心
聯合制定決策
許多研究曾探討參與-績效間的關係,但結果卻頗為分歧
代表管理
大部分西歐國家都要求企業實施
最普遍的兩種類型是員工諮詢委員會與董事會代表
透過員工代表小組實際參與公司決策
運用福利激勵員工
彈性福利(flexible benefits)
在美國,幾乎所有規模大一點的公司都已提供彈性福利
並未受到全球廣泛採用
允許個別員工選擇最能滿足自己目前需求及狀況的薪津組合,來形成個人化的獎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