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美國教育行政與政策(2) (高等教育 (學位制度:學碩博、副學士, 學院:社區學院、文理學院、隸屬大學的本科教育機構,…
美國教育行政與政策(2)
高等教育
學位制度:學碩博、副學士
學院:社區學院、文理學院、隸屬大學的本科教育機構
學校種類:公私立大專院校、綜合型學校、專業學校(醫學院、法學院)
特色:地方分權與學校自主
教育歷史沿革
獨立建國後
師範學校的建立
1823年,霍爾在佛蒙特州建立第一間私立師範學校
文實中學的發展
公立學校運動→文實中學發展,取代拉丁法學校
文科:英語、現代外語;實科:算數、幾何、算術等自然科學和英用科學→適應資產階級振興實業的要求
公立學校運動
推動之父:霍拉斯‧曼
過程:從新英格蘭地區開始,以公共稅收維持公立學校,進而公費教育兒童的理念被認可。加速普及義務教育的進程。
時間:19世紀
州立大學的興起
國家大學創辦失敗→聯邦政府鼓勵州立大學
側重實際知識,如自然科學(氣象、天文、地理)和社會科學(經濟、政治、法律),削弱古典學科
南北戰爭後
普及義務教育
公立中學運動
國中小制改革:6 3 3
中等頭班技術教育發展:電力、化學等技術需求增加
高等教育的發展
贈地學院:1862《莫雷爾法案》由聯邦政府撥地建學院
研究型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度,有選課及學分制度
社區學院的興起
高等師範教育發展:師範學校升格師範學院
殖民時期
學校多由教派創立→課程內容:充滿宗教精神
階級明顯→教育機會不均
不同移民區有不同教育模式,依照自己方式教學
北方(新英格蘭、普利毛斯):宗教教育→移民者是反英國國教的清教徒
中部(大西洋沿岸殖民地):慈善學校、貧兒學校;教會辦學
南方:1607年,維吉尼亞殖民地為第一梯殖民;有錢人聘家教或送子女出國,貧民透過學徒制學系基本讀寫→教育是家長的責任
二戰後
冷戰'、國際競爭,聯邦政府干預高等教育資助大學研究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改革
國中小課程改革失敗:越戰、種族衝突校園騷擾、城市危機;新教材不符合實際狀況,難度太大
恢復基礎運動:60年代改革失敗→70年代教育質量不佳→呼籲恢復基礎,重視基本學科知識和讀寫算術能力,設立最低限度能力標準
生計教育計畫(馬蘭計畫):普通教育&頭般教育結合,貫徹到國中小
《國防教育法》:由聯邦政府撥教育經費,培養科技人才
近期教育改革
911事件後美國教育的新改變
提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改革
《降低入學和保障入學法案》、《凱爾‧帕金森職業與技術法案》、《美國減輕負擔與擴大入學法案》、《美國競爭力法案》、成立高等教育未來委員會
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
轉變聯邦政府對教育的職能、推行責任制、擴充家長選擇權、實施全國考試
歐巴馬的全面教育改革計畫
包含延長學時、提升教師待遇和提升教育標準,貫穿「從搖籃到頭班教育生涯」
現行教育制度
教育行政體系
州教育行政
包含州教育委員會、州教育廳,主要協助低方完成教育計畫和判定各種教育的最低標準
地方教育行政
包含基層學區和中間學區,學區是最基本的行政單位;
聯邦教育行政
原教育總署升格,無直接過問各州教育的權力
高等教育行政
州設立來集中統一高等學校;按類型和層次管理;州教育局只負責協調和監督
地方分權
學制
義務教育:國中小免費,各州年限和年齡不大一樣
學位制度:學、碩、博、副學士學位
特點:單軌學制、統一性與多樣性結合、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普通教育與頭班教育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