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美國教育行政與政策 (一、美國教育歷史沿革 (三、南北戰爭後的教育 (5.高等教育的發展 (贈地學院:聯邦撥土地輔助各州興辦農業和工藝學院…
美國教育行政與政策
一、美國教育歷史沿革
一、殖民地時期的教育
1.移民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辦學,在不同的移民區有不同的教育模式
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教學方法以死記硬背和重複練習為主,背誦宗教教義。紀律和體罰都非常嚴格。
3.在教育機會方面,階級差別非常明顯
二、獨立建國後的教育
1.公立學校運動
使新型勞動者得到平等、免費、不屬任何教派的教育,鞏固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
2.師范學校的建立
1823年,霍爾在佛蒙特州創辦第一所私立師范學校。
3.文實中學的發展
到19世紀中期,文實中學取代了拉丁文法學校成為主要形式。私立,學費昂貴,主要以升學為目的
4.州立大學的興起
削弱了古典學科,側重實際知識的教學
三、南北戰爭後的教育
1.普及義務教育
1852年,麻薩諸塞州第一個透過義務教育法。
義務教育年限在各州不等,一般為8-12年
2.公立中學運動
公立,免費,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
3.中國小學製改革
六、三、三學製”成為美國中國小的主要學製。
4.中等頭班技術教育的發展
第二次技術革命,以電力、化學和內燃機技術為主要標誌。對頭班技能的需求增強。
5.高等教育的發展
贈地學院:聯邦撥土地輔助各州興辦農業和工藝學院
後來發展為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如康奈爾大學、偉玆康星大學。
研究型大學:強調教學和科研的統一
社區學院:推展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四、二戰後的教育
《國防教育法》:發展教育達到鞏固國防的目的。
三、美國近期的教育改革
一、布希政府的《No Child Left Behind》改革議案
1、轉變聯邦政府對教育的職能
2、推行責任制
3、實施全國考試,縮小優等生和處境不利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距。
二、9‧11事件後美國教育的新變化
大力提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新型人才,提升全體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當前的高等教育改革
1.《降低學費和保障入學法案》
減輕低收入家庭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負擔
2.《凱爾‧帕金斯職業與技術教育法案》
加強高中和高中後階段的專業聯繫
3.《美國減輕負擔與擴大入學法案》
減輕學生負擔,擴大入學機會
4.《美國競爭力法案》
加強從國小到研究生階段美國公民在科技、工程和數理化方面的受教育機會。
5.成立高等教育未來委員會
(1)高等教育入學︰設立高中生評估機制。
(2)高等教育的負擔︰簡化大學生債款程式,提升債款金額,擴大債款生比例。
(3)高等教育的績效評估︰以教育技術和遠程教育推展創新教學,完善全國性的課程改革和評估制度,提升高等教育質量。
(4)高等教育的質量︰建立全國性的公共訊息庫,包括大學支出、收費、入學比例、畢業率以及學習效果等,以清除高等教育質量的障礙。
四、奧巴馬的全面教育改革計畫
延長學時、提升教師待遇和提升教育標準等措施,以便幫助美國學生提升國際競爭力。
二、美國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體制
1.聯邦教育行政
1958年頒佈的《國防教育法》
2.州教育行政
(1)協助地方完成教育計畫;(2)判定各種教育的最低標準
3.地方教育行政
基層學區設教育委員會,負責管理學區內的教育事業。
4.高等教育行政
二、學制特點
(1)單軌學制:中學和國小為免費教育。義務教育
一般為9年
(2)統一性與多樣性結合
(3)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
(4)普通教育與頭班技術教育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