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香帅北大金融 (投资者决策 (有效市场 (学会敬畏市场,但不迷信市场 市场有效与否的讨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市场有效,市场也不是不可战胜,而…
香帅北大金融
投资者决策
投资
储蓄和投资是同一个概念,或者说储蓄和投资是等价的
一个好的金融市场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能够更有效、更合理地完成配置,把我们的储蓄引导到那些回报更高、更有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去。“好的金融市场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你今天的金融投资决策,既是你的个体家庭未来财务状况的决定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增长的映射
在所有顶尖商学院的投资学课里,第一课的课后作业就是会给你这张表,让你去做题目,然后根据这个题目来评估和计算你的
风险厌恶值
对的投资决策只能建立在非常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态度之上
投机和投资只是一个语言学上的区别,并没有本质差异。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出发点都是低买高卖,赚取利润,都会利用市场的错误定价赚钱。投资大师可能进行市场投机,而投机大师也不会放弃价值分析
现代投资学最重要的点,投机和投资背后的精髓
对宏观大势判断准确
对投资标的把握精准
入场和退场时间把握准确
克服人性的弱点
概念
投资 --- 两个维度
宏观层面的投资 --- 生产性投资,比如:铁(路)公(路)机(场)建设, 还有各个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微观层面的投资 --- 金融投资,比如:个人、机构,决定我们自己的资金去向,把钱存银行、投股市、还是债市
这两种投资的关系 --- 个人、机构的金融投资是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变成了生产性的投资
投资决策 --- 3点
投什么what
大类资产配置,把资产分成大类,比如股票、债券、还有房地产。然后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还有流动性需求去进行分类的配置
单个资产选择,在大类资产里去挑选那些优质的资产,比如你要去选好的股票、要去挑选那些升值潜力大的房子等等
投多少how much,投资组合的问题
何时投when,选择入场和退场的时机
风险厌恶 Risk Aversion --- 当未来期望的回报是一样的时候,作为理性的人类,我们不愿意接受不确定性
风险溢价 Risk Premium --- 吸引我没承担风险的补偿
对风险的态度,可以把人分成3类
风险厌恶者,大部分人
风险爱好者,一些人
风险中性者,一些人无所谓
三个比较常用的风险测度,都是针对着正态分布而言的
方差 variance
偏度 skew
肥尾 fat tail
风险
正确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金融资产定价的核心就落在了如何替那些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定价上面
中国A股股市经常出现的同涨同跌现象,是因为A股的股价更多反映的是系统性风险,而不是公司的个体性风险
股市大多反映系统性风险的,一般是发展中国家,而个股和大盘走势相对独立的,大多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投资者保护不力,公司治理薄弱,投资者对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够信任,所以整个交易行为会更躲地受到大盘的影响
概念
风险
系统性风险 systematic risk,又称不可分散风险 --- 全局性的风险
个体风险 idiosyncratic risk,又称可分散风险 diversifiable risk --- 独立于其它的波动或风险
无风险资产 ,金融世界里的一个基准。 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的风险资产变得可比。因为只有让它变得可比以后,你才能够根据不同的风险给与不同的风险溢价
现实生活中“绝对的无风险资产”其实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讲,我们就用各国的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的替代物
所谓的无风险资产其实是有风险的,现代社会的国债要承担着通胀风险、外汇风险和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
市场的三种风险资产
债券 = 经济周期 + 债务违约
股票 = 行业萎缩 + 经营不善
房地产 = 经济停滞 + 城市衰落
评级机构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 标普、穆迪和惠誉。
中国的评级机构 --- 中债资信。
评级机构的盈利模式是向发债人收取评级费用,这种付费模式暗含利益冲突
数据
从1984年到现在,美国兑全球的货币累计贬值了38.2%
1988年、1989年,中国通货膨胀率接近20%,1994年是24%,而当时国债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股市的波动率是美国股市的两倍以上
估值
好的金融投资决策,就是要找到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资产
估值的三大误区
“合理估值”就一定是准确的? 即使是合理估值,也有可能是错的。 估值结果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投资的参考基准。 案例:安然造假、美国缅因州制冰行业改变
估值时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 估值并不是掌握的信息和数据越多越好,每一个信息都伴随着噪音。 所以请使用“简约法则”,也叫作“越简单越接近正确”
估值是客观描述? 对于估值结果你永远要保持一个客观和冷静的态度
因为年轻的成长型企业面临着没有历史数据,收入不稳定,存活率低,流动性低等种种问题,所以用常用的方法给它们进行估值,经常会发生很大的偏误。不管是绝对估值法,还是相对估值法,对它们的估值都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偏误
给年轻的成长型公司估值,可采用调整后的绝对估值法,考虑3个因素
关键人物
调整现金流的增长率
调整贴现率
概念
估值方法
绝对估值 = 一种关于内在价值的估算方法。
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是这个资产在生命周期里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还有这些现金流的确定性
一个拥有高且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具有很高的内在价值。绝对估值,也就是估算资产的内在价值
相对估值 = 要根据类似资产的定价来估值
对于股票来说,绝对机制就是要估算这个企业未来的所有利润,然后折算成今天的机制。 相对估值就是要找那种同行业、同规模的类似股票,找它们的价值作为参考
现金流贴现法 DCF (Discounted Cash Flow) --- 最经典的绝对估值法
这个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你选择的现金流增长率和贴现率是不是准确
自由现金流 --- 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扣除所有开支以后,可以自由支配的钱。 巴菲特有时候也把它称为“股东盈余”,就是说一个公司未来可以替股东净赚到的钱
贴现率 --- 把未来的现金流折算成当期的折扣率
市盈率 --- 一个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除以利润。市盈率越低就意味着你回本时间越短。作为投资决策来讲,就意味着这个投资是更划算的。
市盈率代表的含义
回本时间。--- 市盈率越低,回本时间越低。
市场对企业的看好程度。--- 市盈率越高,市场对企业越看好。
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大小是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变动速度
用市盈率来做估值的几个原则
在其它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尤其是盈利增速相当的情况下,选市盈率比较低的股票
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增长特别快,市盈率高一点没有关系
回避过高的市盈率.。什么才是过高呢?要考虑这个行业和当时的市场环境。但无论如何,200,300的市盈率对我而言是太高了。
市盈率中的坑
市盈率的分母是利润,但是利润这个财务数据是比较容易被操纵的,所以会导致市盈率失真。
当公司的盈利会为负,市盈率就会失去意义
有时候一个行业的市盈率方差也很大,用平均市盈率来判断高或低就难免偏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整个市场氛围也会对市盈率造成影响,比如在牛市中我们知道,市盈率就会普遍地偏高,熊市中市盈率则会普遍地偏低
静态市盈率 ,分母是上年的每股利润
TTM市盈率,分母是最近4个季度的每股利润
动态市盈率,分母是市场对下一年每股利润的一致预期
投资理论和框架
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对于一个行业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光看收益率而不考虑风险,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中间的联动性是最大的风险点所在。要给风险定价,就必须给这种联动性定价
输家的游戏 --- 决定我们普通人比赛结果的不是赢,而是输,输得少的那个人就是赢家
竞技体育和投资根本上是一种类型的事情,霍德华马克思的总结
第一,它们都具有竞争性。有人赢就有人输,这个泾渭是非常分明的
第二,都具有定量的结果。投资是具有收益的,而且比赛是有得分的,简单,直接,结果是清晰可见的
第三,都是能力和运气的综合体。像巴菲特和费德勒就一样,只有这种超凡能力的人,才能长期地站在世界之巅。但是,运气也真的是很重要。比如打新成功
为了减少输的次数,应采取防守型的策略。首先准确地估算正确的内在价值,然后通过比较价格和价值中间的幅度,挑选安全边际比较高的那些资产
对于不会估算内在价值的投资者,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躲开那些热门,而且越来越热的话题或机会,因为当一个话题被炒热以后,它的价格已经被拉高,所以突破安全边际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更高
概念
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 --- 金融学的大爆炸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把抽象的风险转化成了可计算的变量,然后创造了一套风险收益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而这个框架是我们金融学科最核心的基础。
它创造了一套方法论,把证券投资从单兵作战的作坊时代,推向了流水线作业的工业化时代,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全球化行业
有效前沿 --- 投资组合用金融学的语言
夏普比率 Sharp Rate = 收益率和风险的比值,SR超过1就算不错的业绩。
SDR夏普比率,对称下行夏普比率 --- 分母变成了只算下行波动的下行标准差,分子变成相对收益率(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一个产品,它的夏普比率比较高,而SDR夏普比率比较低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产品的波动主要来自下行风险,不是一个特别安全的产品
CAPM 资产定价理论 --- 解决了给联动性风险资产定价的问题
CAPM假设了一个完美世界,在假设前提下招到了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风险资产的市场组合;确定了这个市场组合以后,我们就可以结合贝塔,来为世界上所有的金融资产定价
在现实的运用中,我们通常用市场的大盘指数来进行指代市场组合
安全边际--- 价值和价格相比被低估的幅度,这个幅度越大,你的安全边际就越高
定价
在股票市场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特别显著和稳定的规律,一个是市值效应,即买市值小的公司未来更赚钱。第二个是市净率效应,即买市净率低的股票未来更赚钱
动量策略对散户来说,有3个方面的风险
市场不好的时候,动量交易非常容易赔钱
跟中国市场制度设计特别地有关, 中国缺乏做空工具
动量交易不是对单个股票追涨杀跌,而是要买入卖出风险分散的组合,对资金量的要求高
投资不是一个完全遵守逻辑和秩序的地方。在金融市场上,随机或说运气对我们的投资结果起着巨大的作用。
怎么才能避免这种随机性投资陷阱呢?
第一,大量的,多年的观测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承认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对你自己,或其他人的成功经验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决策思考的过程正确性比结果的正确性更重要
概念
市净率 --- 每一股的价格和每一股的净资产的比值,是说市场给公司资产的定价
定价三因子模型---尤金法玛和佛伦奇Fama-French提出。在美国市场上,市场、规模和价值三个因素对所有股票收益率的解释能够高达90%
市场因子
价值因子
规模因子
动量交易 --- momentum 新定价因子。本质就是追涨杀跌
Carhart四因子模型 --- 在原来fama-french的三因子基础上,加入了动量因子
投机因子 --- 中国股市独有的因子,用异常换手率作为投机成都的代理变量。
数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这个世纪初,中国市场的换手率差不多是美国市场的10倍。 这几年,差不多是3到4倍左右。
中国市场动量持续时间很短,跟美国能持续3到12个月完全不一样,中国只有2-4周
有效市场
学会敬畏市场,但不迷信市场
市场有效与否的讨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市场有效,市场也不是不可战胜,而即使市场无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利润的
一个有效市场的关键在于形成稳定的预期,中国市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市场有效的三种模式
强有效市场 Strong efficient market,在这个市场里,定价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任何人的私有信息,都是没用的,都不能够战胜市场。 即使在美国市场上,这个也是做不到的,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半强有效市场 Semistrong efficient market,在这个市场里,内幕交易是可以赚钱的,所以金融监管也是需要的。
弱有效市场 Weak efficient market,比半强有效市场软化了一点点,某些公开信息可能没有被纳入到市场的价格里,所以还是有盈利机会,也是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量化高手们认为这个市场不存在的。
为什么对市场有效性理论会产生这个大的悖论呢?
因为我们对有效市场的理解太过静态和太过狭隘
怎么正确理解这个有效市场理论呢?
第一,市场是动态的,所以有效市场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第二,作为一个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是有一系列的前提和推论的。
有效市场理论遗忘的2个因素
有限套利 --- 现实生活中的卖空受到限制,市场中间有分割,交易成本很高等,“有限套利”的存在,导致市场完全有效是不可行的
投资者的非理性 --- 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都会受到当时市场氛围的影响,产生投资者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到投资判断,然后导致价格和价值发生断裂
错误的定价长期存在,证明中国A股市场的定价效率不高
要让股市“有效”,让价格更好地反映价值,就需要让市场形成正确和稳定的预期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设计合理的交易制度
不强行打断市场趋势
概念
有效市场是一个学术上的理论,它主要讨论的是哪些种类的信息会被怎么样的反映在价格里。但是信息是流动的,所以市场必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有效市场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所谓有效和无效是相对的。
有效市场理论主要几条假设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相互竞争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投资者
市场信息是被充分披露的,所有投资者可以无成本,无差别地获得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市场交易成本为零,可以卖空
一级市场 --- 投资者直接向公司买股票,比如IP,股票增发,配股,都是一级市场,是公司向投资者卖出股票,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投资者的钱就进入了公司的账户
二级市场 --- 投资者中间相互买卖股票,上市公司是不参与交易的,这时候投资者的其实是不进入上市公司的账户的。但是创造了流动性,对公司的股价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数据
中国GDP从2007年的27万亿涨到2017年的82万亿, 人均GDP从2000多美元涨到了8000多美元
政策
2014年以来,中国市场出现了一种基金,叫打新基金,是专门申购新购的基金
2014年重启IPO,为担心炒作,新规定“首日涨幅不得超过44%”。最高23倍市盈率要求。
1933-1934年美国先后颁布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一个重要的改变是明确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在之前时代投资者其实对自己投资的公司并不了解,市场主要由投资者情绪主导。
1934年美国证券市场得到规范后投资者变得更加理性了,因此这套分析相对就没有以前那么有效了,取而代之的是价值流派。
为什么地理分割会导致同股不同价?
投资者进出不同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的,投资者从证券市场,银行账户开设到交易条款都面临不同条件和费用
不同地理空间的两个市场的“定价”会随着本国竞技状态和投资者情绪而起伏波动,一个市场处于牛市情绪中,真个市场的企业估值都会比较高,反之比较低
为什么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会存在价差?
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资产支持债券,收益率要低70个几点,也就是0.7%---千万不要小看这0.7%的价差,一个债券发行价格大概也就四、五个百分点,0.7%意味着差不多20%的价差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要大得多,流动性好得多,门槛也高得多(比如很多非银中小型金融机构就无法进入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因此债券发行利率较低
概念
市场分割是“有限套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理性市场分割,例如股票流通的A股和H股
地理上的分割会造成同一股票不同价格的现象,但是这种价差并不能被套利行为消除
制度性市场分割,例如债券发行的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人为的制度设计也会造成市场分割,例如中国的债券市场就被分割为银监会监管的银行间市场和证监会监管的交易所市场
涨跌停板 --- 目的是为了限制股市大幅波动,但事实上却放大了市场的波动。“高杠杆+涨跌停”更容易让投资者损失过重
机制1,事前,涨跌停板制度会助长虚假的安全感,变相鼓励投资者融资配资的加杠杆活动,助长了杠杆炒股行为
机制2,事后,如果多只持仓股票同时跌停,投资者将被迫用现金缴纳保险金,由此将使得投资者的流动性恶化,造成市场流动性枯竭,加剧整体的市场波动
熔断制度
美国,没有涨跌停板,花了1年多时间来论证研究后,曾4次修改波幅,设置大盘跌到13%停止交易15分钟,到20%停止交易。30多年来,熔断只出现过一次。股市本身波动率低,个股与大盘相关度低。
中国,有涨跌停制度,研究论证仅花了3个月,熔断阈值仅5%和7%,股票本身波动率高,个股与大盘相关度高,磁吸效应非常强
钱、时
投资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过程,需要我们每次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基金经理的收入基于什么呢?
收入一般是基于一个叫相对表现的评价,也就是说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价是基于同行业水平。
从错误定价到成功实现套利的前提条件是,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人意识到了定价的错误
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即使发现了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资产,在这个情况下,理性的决策很有可能是持币观望,而不是价值投资
买基金的时候有个条款是限制你赎回行为,为什么呢?
因为担心市场有负面冲击,冲击出现以后,会产生基金挤兑现象,然后把这些个体性的危机引发成一个系统性的危机
如何判断泡沫何时破灭?
感性手段 --- 当鞋匠都开始和你谈论股票的时候,是你退出的时候了
理性手段 --- 阻力位的技术指标 、关注新入资金的速度
概念
噪音交易者 Noise Trader --- 缺乏真正信息的交易者。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噪音交易者,他们获得的信息和金融知识不完善,从而造成了资产价格认知的偏误,这些认知偏误反映到现实的价格里面,造成噪音交易者风险
噪音交易者带来了系统性的估值偏误,但是聪明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不是立即纠正偏误,而是利用噪音击鼓传花,力争在鼓声停下来之前,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可以解释很多的“市场异象”,比如股价的过度波动之谜
智钱效应 Smart Money Effect
聪明钱 Smart Money --- 很多机构投资者并不太关注基本面,在泡沫的大势中,他们会选择和泡沫共存一段时间,争取在泡沫之前离开。
基金挤兑 Fund Run 和 银行挤兑 Bank Run 类似,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会不约而同地赎回自己的资金,导致基金贱卖资产,发生流动性的危机
基金挤兑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散户对于股票价格变动敏感,对于货币市场产品价格变动不敏感,所以在股票型基金中,散户比例高的会更容易发生基金挤兑
数据
2012年年底的时候,中国市场有80%的投资者是散户,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而且投资经验在一年以下的
普通人择时的原则
第一条,大盘上,在熊市之后入市
第二条,行业上,要避开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时间段,避免当接盘侠
择时和追涨杀跌的动量交易策略并不矛盾,投资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反本能的游戏
基金的业绩决定因素
证券选择(择股)
行业选择
个股选择
资产配置 (择时)
概念
择时 --- 投资的入场和退场时间选择。好的择时能力,能够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
关于择时能力,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美国有研究显示,他们发现基金经理普遍没有显示很强的择时能力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就是为了研究经济形势,为机构的择时做好预判。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牛人能够领先市场一步,准确地择时和判读
基金业绩归因 Performance Attribution --- 研究基金收益的来源和构成,然后把它分解成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几个维度的能力
基金的业绩可以拆解分析,看收益率来自证券选择还是资产配置。在证券选择下面又可以继续拆解,看书因为行业选择正确还是个股选择正确。这个分析框架叫表现归因法
找好基准组合,将基金业绩和基准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做比较,和基准组合中各个资产的收益率去分别比较,得出不同维度的收益率差异
这个分析框架可以帮助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做好财富管理
数据
有研究表明:熊市之后入场比牛市之后入场的收益率要高得多,这100多年的数据䣂看,能高到整整1倍
人
人类有一个倾向,面对很小的决策时,愿意去运用逻辑推演的能力,但是面临复杂决策时,比如金融投资决策这些要用到计算的决策的时候回,反而喜欢用直觉去思考。原因,一是惰性,二是过度自信
每个人都倾向于寻找,或者相信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甚至会将一切的信息解读为支持自己的证据
真正聪明的人类就是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打破保守主义,不管是在做人,还是在投资上面,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他说敌人,就是深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动物精神 Animal Spriit
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曾长期忽略“非理性”,所以认为市场不会偏离均衡。所以行为金融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对于非理性的金融研究才开始真正进入人们视野。
概念
过度乐观
过度乐观这种倾向是深植与我们的基因之内的
过度自信
越是在某一个专业上的人,越容易产生这种过度自信,有时候甚至可能产生“专业的幻觉”
不过度频繁交易,就是帮助你自己克服身体内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
保守主义倾向 --- 倾向于忽略,甚至曲解和自己原有观点相左的信息,不改变,或者说是极慢地改变自己的原有观点
保守主义的根源是 沉没成本
如何克服保守主义?
归零法 --- 从头开始
逆行法 --- 接受反面观点
沉没成本 --- 一种过去不可挽回的成本和费用。
为什么我们固执己见呢?因为我们在形成观点的时候,消耗了时间、精力、以及金钱
数据
在数据里面发现,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喜欢交易,平均下来他们交易的频率是女性的1.5倍。其中单身的男性其实是最过度自信的一群人
行为金融学
在玩什么买保险和进行风投的问题上,你也可以用前景理论中的“概率权重”来解释
我们对于可能存在巨大损失,或巨大收益的大概率长尾事件会特别敏感,会在决策时候给这些事件更高的权重
如何克服有限注意力偏误
有限分散的原则
绕过有限注意力的坑
周五发生的大跌是要尽量避免抄底的,因为实际上坏消息没有在价格中反映足够,后面继续下跌的概率很大
多关注和CPI同时发布的其它宏观变量消息
概念
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的
四个因素
参照点 reference point
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风险态度的非对称性
概率权重 probability weight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决策和判断
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忽略了上面的这些心理要素,,所以在这个理性框架地下,没有办法被解释的很多现象就被称为
异象
。
而前景理论将这四个要素引入了效用函数的考虑,构建了一个非完全理性行为下的效用函数,解释了很多市场的异常现象,也被视为行为金融学里面的一个奠基型的理论
处置效应 disposition effect --- 人们过早地卖出赚钱的股票,然后死守着亏钱的股票
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里,这些现象没有办法被解释。但是前景理论认为,因为投资者会设置参照点,且极度厌恶损失,锁已回发生处置效应这样的现象
有限注意力 limited attention
周五效应
由于人类的有限注意力导致的价格效应。好消息千万不能够放在周五公布,反之可行。
CPI效应
老百姓对CPI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PPI和其它的变量。比如CPI的关注度是PPI的2.5倍
分散投资
投资其实是一个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成本的事情。而且我们认真注意力是有限的。贵精而不贵多。
眼球经济
有时候你所熟知的很多企业,不一定是好的企业,只不过是声音最大的企业
美国市场上的实证证据显示,基金经理们的羊群行为,实际上是促进了市场定价的有效性的。但是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信息瀑布导致的羊群就可能造成价格的更大变动,造成资产泡沫
普通人投资自己,聪明人投资时间,而真正的高手是会在这个基础上投资给时代
不同的投资技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取得辉煌成果,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跟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的不断变化,甚至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技术进步的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历史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普通人学习原则,聪明人学习心法,而真正的高手不会停留在这些静态的分析之上,他永远关注的是事物的动态变化
概念
信息瀑布 information cascade
羊群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理性驱动的,而且不一定会形成资产泡沫,甚至有可能会促进市场的价格变得更加有效
我们所观察到的羊群行为,经常会说基于信息瀑布的理性决策的产物。它可能加快市场的有效性,也可能造成破坏,就取决于初始的行动是不是正确
信息瀑布导致的羊群行为可能有两个结果
如果初始的行动方向是对的,整个市场的有效性会提高
如果初始的行动方向是错的,那么很容易演变成一个群体性的错误
家乡偏见 home bias --- 在金融资产的配置上,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显示出非常强的家乡偏见,90%多以上的资金都投在本国的金融产品上。
内行幻觉 --- 人们会倾向相信自己熟悉的事物
如何克服那些无意识的偏见?
第一,杜绝“弱关联”的投资决策
第二,任何内行意见都只作为决策参考,不觉为决策依据。 自己先做判断,形成思维框架
窄框架 Narrow Frame --- 人类在决策的时候总会在一个框架下来思考问题,而且总是会选择那个更小的框架来进行更直观的思考。
很多行为偏误都与此有关。比如过度自信、处置效应、心理账户
窄框架并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而是生物的本能。我们在答案进化过程中就倾向于简单直觉式的窄框架,快思考
要克服窄框架这种本能倾向,需要做到多元化思考和慢思考
公司决策
财务报表
融资决策
IPO
兼收并购
公司治理
投资大师
投机大师 - 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利弗莫尔 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 1877-1940年,生于美国麻州,63岁去世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利弗莫尔的交易原则:
顺势而为
逐渐加码的金字塔原则
逆向操作
追随龙头
交易员的特征
控制情绪
知识
勇气
利弗莫尔的结局证明了道德的力量以及时代大势的重要性
技术分析鼻祖 - 威廉江恩
威廉江恩 William D.Gann 1878年-1955年,出生于美国德州,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投资家。77岁去世
交易思想的前提是 历史的规律永远会不断地重现
威廉江恩奠定了技术分析的基本框架,直到今天,技术分析的整个框架基本上源自于他的理论
在威廉江恩的操作体系中,50%、100%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阻力位,不管一直股票是在上行还是下行的过程,一旦突破了这2个点位,它的趋势就会被确立下来,而且这种趋势就会持续一段的时间
阻力位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背后,反映的是对投资者情绪的把握
任何人的成功其实是时代大势的成功
江恩的操作原则
把握投资者情绪,在散户占据主流的市场上,江恩的这套分析尤其适用
安全第一原则
a.止损原则,安全第一
b.学会敬畏市场,永远不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
保守投资原则
a.不要过度交易,一年要把握几次交易机会,千万不要频繁交易
b.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不轻信他人的言论
c.要分散投资。把本金分成10份,设置10%的止损线
查理芒格 和 沃伦巴菲特
查理芒格 Charlie Thomas Munger, 1924年1月1日-至今,伯克希尔副主席,今年已经94岁高龄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1933年8月30日-至今,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今年88岁高龄
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成功根源于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他们最牛的地方在于认准并把握了时代大势
a.集中投资美国企业
b.关注美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消费行业
c.重仓消费行业汇总的龙头企业
2.下一个时代大势可能出现在中国和印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兴企业
可复制的投资原则:
1.市场先生(注意市场情绪)
2.安全边际(寻找合理价格)
3.能力圈(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企业)
不可被复制的投资方法:
长期持有企业的价值投资原则不适合早期的A股市场,因为投资者普遍收入低,流动性需求大,且上市企业不算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下个时代中国投资者有可能往价值投资方向发展,但需要注意商业逻辑和环境大变化。下个时代,我们需要投资的是人的创造性
乔治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美国籍犹太人,今年88岁
索罗斯的“反身性”投资理论可以用动态和反馈两个词来形容
无论在什么时点上,市场总是显示出一定的偏向,而且这种偏向会影响它的预期的事件,也就是说,市场的观点和市场价格是一个内生关系,价格被观点(倾向)所塑造,观点(倾向)被价格加强或改变
索罗斯的理论体系中没有静态均衡,是一个开放体系,任何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序列的一个截面,一旦理解了这个序列的演进,自然就能做好投资决策。
索罗斯认为这3个变量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相互加持的过程中间:基本趋势、主流偏向 和 现实价格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 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至今,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今年74岁
三条原则:
蜡笔理论。要投资那些直观的,我们可以理解的企业
2.有限分散。不能无目的地平均主义分散,而是把重头的资金集中在那些你真正有把握的投资上。选择一些可能潜力股,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看它们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重仓标的
3.逆向选股。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去追高,反而在低迷的行业里面选取龙头股,可能是赚钱的机会
投资 = (艺术 + 科学)* 经验
金融工具
债和债券
人类社会就是各种复杂债务关系的总和。一切的金融现象,银行、资本市场、股票也好,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借贷行为,都牵涉到债务关系,所以对债务的理解是理解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核心逻辑
债的演化经历了隐性债务关系,有强制力的显性债务契约到中心化的债务机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的产物,而且反过来促进了社会资金的流动和配置
标准化的债务合同的好处 = 债务的小额化,降低了投资的门槛 + 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流动性
中国银行存储采取的都是单利计算方式,大部分的基金,保险产品用的是复利计算方式
复利投资思想
在商业世界里面也非常常见。看一家企业财务报表,非常关注资金周转率。一个同样规模和利润的企业,如果资金周转得快,就相当于滚雪球,给定其他条件不变,雪球滚动得越快,这个公司最后的利润率肯定越好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规律。每天努力一点点+1%,一年以后将比一年前的自己优秀38倍,而每天退步哪怕一点点-1%,也会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
概念
债 --- 一种可以量化和货币化的责任。对债的理解是理解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的核心和底层逻辑
债务合同 --- 有强制力的显性金融契约。为了明确这种债务关系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种契约必须包括两个部分 = 关于债务的权利和义务的细节 + 更重要的,一整套背后支持的法律和行政体系
债务机构 ---- 信用分布的中心化。银行这个机构的作用就是完成借贷的过程,把复杂的多边债务网络变成单对多的债务关系,提高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
债券 --- 债务关系的凭证。债券的发行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和统一的标准,每张债券的票面价值、还本期限、债券利率、评级、发行价格、交易价格都是一样的。
债务是一个标准化的债务合同
利率和利息
利息的本质是资金在时间维度上的价值/资金借贷的成本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格/资金借贷的价格
费雪利息理论---费雪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两大基本特征。(居民的耐心决定了资金的供给,而资金的投资机会决定了资金的需求,这个供需的均衡的其实就是资金的价格,也就是利率水平)
社会的时间偏好
社会的投资机会
费雪理论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在他这个理论里面,时间偏好是外生给定的,也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政府干预
单利和复利模式,它们的差距是显著的,后者呈现出一个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而且时间越长增速越快,类似于物理中的核聚变现象,具有巨大的威力
数据
2016年的数据,全球的债券市场是100万亿美金,是全球GDP的1.25倍
中国的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美国经济增速大概在3%左右。从全球范围来看,那些发展很快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水平,总数比那些处于稳定的发展国家的利率水平要高,其中道理也就是费雪理论--资金的投资进化决定了社会的利率水平
政策
债的本质是信用杠杆. 信用就是资产。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你说出来的承诺和估值,信用越高,这个承诺的价值越高
现代信用体系的三大基础
法律的完善
信息披露的完整及时
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
为什么大家一直说中国不是一个现代的信用社好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只有“王的信用”的人治社会,缺乏很好的法律基础
中国地域辽阔,地方的分割比较严重,所以个人征信的信息一直是分散隔绝的,缺乏信用社会的基础设施
一般来说,企业的债务融资无非就两种,发行债券 或 从银行拿贷款。对于对中小企业都是难题,贷款目的常常是租厂房,买机器,如果资金实力够的话,就不需要融资贷款了。逼得企业走利率高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企业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局之道 (初创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是两个概念,我们这里说的中小企业主要指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业)
美国是债券市场主导的企业融资,美国垃圾债曾经为高科技小企业打开了融资的大门,追求高收益也承担了相对高的风险。 中国债券市场深度不够,企业的信用债业务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这个市场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
德国的银行体系是非常有层次的,大中小银行分别对应大中小企业。这种结构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互联网平台沉淀了大量数据,提供了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上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金融模式的分流是东西方不同路径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的财政金融体系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国债,而中国依然主要依赖财政税收体系
国债与税收的不同
税收是财政收入,相当于切蛋糕,让居民的份额变小。而发债是金融手段,相当于借面粉,平滑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减少了税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以时间换得了空间
契约关系。税收是全民性的、强制性的、债是局部性的、契约化的
个人信用卡
在个人信用发展的过程中,信用卡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它将个人的信贷能力提高了一大截,把抵押贷款往信用贷款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中国的信用卡业务呈现出一个特征: 传统的银行信用卡业务滞后,而网络信用卡的工具发达
这些网络信用工具本质就是信用卡,只是从有形的卡片换成了虚拟卡片,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
在科学合理地利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利率幻觉
概念
FICO信用分(Fair Isaac Corporation),即费埃哲公司,FICO信用分体系是该公司推出的。
数据
实际年化利率 = 分期手续费率/(分期数+1)
24 = 单期手续费率
分期数/(分期数+1)*24
债务
货币是起源于债务的,它充当了债务的度量单位和债务关系的凭证
个人
国家信用为整个社会的债务关系提供背书,那么作为债务凭证的货币因此得以流通和交易
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债务关系以货币的形式被量化,而单位货币的价值也就代表着人们对欠条发行人的信任程度
企业
欠债还钱不一定是天经地义的,债务违约是和债务关系相伴而生的,就像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一样,违约的存在保证了债务市场生态的延续
在一个债务关系极为复杂,债务链条盘根错节的现代社会里,
赦免债务,也就是债务重组,是解决债务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也是社会成本更低的一种策略
国家
债务关系就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中间的债务网络,在农耕经济的古代中国,债务网络可以简化为国家和个人中间的债务关系,即税收;还有个人和个人中间的债务关系,即民间借贷
国家和民间债务关系相互影响、不断恶化和“债务螺旋”,是中国王朝更替的金融根源
在中国古代的盛世前夜,税负和民间借贷率普遍很低,民间可以休养生息,自给自足,而一旦出现天灾人祸,社会杠杆率升高,“债务螺旋”很容易出现。
为什么债券市场不适合散户投资者?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债券的流动性比较差,另外还需要对宏观经济有分析
货基强势崛起引流了很多中小投资者,为什么? 因为货基的流动性比债基要好,风险更小,但是收益率却一点也不低。以2017年为例,债基的平均收益率是2%左右,货基却超过3%。
概念
国家货币信用理论 --- 核心论点就是货币起源于债务,作为债务关系的度量单位,货币和国家信用之间密不可分。 这个理论从亚当斯密开始长期被主流经济学锁忽略,但是得到了人类考古证据的很多支持,而且也在现实世界中被国家和中央银行的实践所应用
刚性兑付,刚兑 --- 为了避免国有企业的破产,政府会出售兜底,强行地将本该发生的违约事件化解,也就是说政府会认为地将违约的风险降到零
债券市场,
场内市场,又叫交易所市场,就是上交所,深交所。对散户是相对友好的,参与的门槛比较低,交易规则也简单,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地买卖债券。可惜的是,这个市场上交易的债券只占整个债券市场不到5%的量
场外市场,95%的债券都在银行间市场,不对散户开放的机构市场
换手率 --- 用金融资产转手的频率来衡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频率越高,就证明这个资产的流动性月好
数据
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大概在70万亿左右,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为主
这几年货基的整个资管市场的份额占了差不多一半,债基却只有10%左右
政策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银行---英格兰银行,于17世纪成立,第一家央行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法定货币的发行也是以债务为基础的
股票
股份制的实质是让不同的人取得经济利益一致性的一个制度安排。它创造了一种社会秩序,让更多的人利益趋同
罗马共和国的税收合伙人是现代社会里面股份制公司的雏形,它具有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所有重要元素,永续性、可转让性、股东权益,以及具有流动性的凭证:股票
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政府的职能和权利被转化成私人经济组织的盈利性活动。在协同公民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让政治民主落地
创新的两个基本特点 = 高度不确定,不可预测 + 周期非常长
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的股份制改造为中国提供了第一批迸发生机的种子企业:乡镇企业。它解决了农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重塑了我们国家的农村格局
概念
法人 --- 公司不是人,但是它具有法律上的人格。法人的两大特点,让它发行股票成为了可能。法人起源于罗马法,是一个拉丁词 corporation。
首先,法人必须和个人一样,可以拥有财产权
法人必须可以无限期地延续
公司的永生是指没有预先设定的终止期限
有限责任 --- 是股权投资者的保险,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源泉。
有限责任使得股权投资中的“风险共担”有了一个下限,而“利益共享”是不设定上限的,这样就鼓励和刺激了人们进行股权投资的意愿
正是有了有限责任这样的制度安排,才会激发企业家更大的激情和创意,也才能够产生职业的连续创业者
合伙人制度 --- 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在合伙制企业里,每个合伙人都要对合伙企业承担无限的个人责任。 和有限责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股份制企业是一种集中资金、自负盈亏、按股分配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最深刻的含义是对产权的清晰界定。中国股份制改造的过程就是产权明晰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被激发的过程
数据
政策
历史事实
第一、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起源于中国的农村改革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最初的起步,其实是要解决城市的就业问题
工业革命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落地需要规模生产和风险分担,如果缺乏大规模的长期资金,我们人类很难从作坊时代走向工业化时代,这就是所谓的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一场金融革命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制使得大规模的筹资成为可能,是工业革命的催化剂
股份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演化的眼光看增长,归根结底,经济增长是技术与资本相互作用而驱动的
科技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生产呢?
当时,机械制造、冶金这些都是资金密集型的创新企业,它的风险是很高的,包括研发、原料、人工在内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这些成本必须依靠规模化生产经营才能够降低,所以在没有股份制公司之前,很难大规模地筹集到稳定的长期资金
如果你把企业创新看作是一个亚马逊的雨林生态的话,风投就像这个生态网络里面交错纵横的河流,孕育了生态和要素,促进了整个生态的快速演化
概念
创新和风投 --- 除了资金以外,风投在这个创新生态中,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起到的是一个评估风险、释放信号的作用
风投把那些没有任何人脉的创业者纳入自己的商业人脉网络
风投自己有很大的问题,由于存在着代理问题。会过度关注短期业绩
初创企业最需要的
钱
人脉
商业资源
股份制和合伙制 --- (比喻:股份制像朋友,关系可疏可密;而合伙制像夫妻,你爱不爱都得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
股份制强调的是“投资入股”。 股份制是一种以财权为基础的经营模式。所以比较适用于公司的人力资本和固定资本可以分离的行业。
缺点: 做到了一定规模后,创始人团队容易失去控制权
容易丧失控制权
合伙制则强调“共同经营”。合伙制是一种绑定人力资本,以人权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方式。所以适用于人力资本占核心的行业。比如:律所、会计事务所、高盛、雷曼兄弟
缺点:合伙人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需要大量资金时候,这个缺点就比较明显 + 合伙制度下,合伙人要对企业负无限责任,一旦出现危险的话,你连自己家里的资产都得赔进去
资金实力差 + 风险较大
股份制和合伙制结合的新模式
用拼积木的方法。几个人注册一个合伙公司,然后用这个公司名义再在下面注册股份制公司,然后合伙人控制着这个合伙公司,地下的股份制企业又可以进行融资。 这个情况取决于你的这个公司要很好,能够吸引到外部的投资人
数据
政策
一般来说,市场是从底层演化,逐渐自然形成的。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走了一条和其他国家不同的路,它是从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推进的
中国股票交易所的启动是出于塑造国家开放形象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证交所于1990年就“匆忙”成立了
九十年代对国有企业大力地进行股份制改革,对私有产权进行重新认识,也是自上而下驱动的。为解决国有企业普遍亏损问题,政府必须以股份和资本为切口
为什么中小股东的权利经常被稀释?
股权集中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
实践中中小股东的权利会经常地被强势管理层,或其他的制度安排锁稀释掉,如:双重股权结构安排稀释的股东权利
为什么像京东、阿里巴巴、谷歌、脸书这样的企业,能够采取AB股的结构呢?
因为中小投资者相信,他们所放弃的投票权最终不会带来对自己利益的损害
《全球公司治理历史》(The History of Corporate Government anounmd the World)全球大部分国家里都呈现出股份高度集中的局面
葡萄牙、阿根廷属于家族控股股东
中国、新加坡属于国家控股股东
德国属于银行控股股东
大股东一旦在董事会中占据绝对权力,他就有可能利用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中国市场上,这种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非常地常见。
AH股价差长期存在原因是“有限套利”。 (虽然AH股的价差长期存在,但由于很难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判,而且套利策略的成本太高,可行性比较差,所以想要通过AH股的价差进行调理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市场分割
交易者结构不同
外汇管制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双轨制是一个常态,股权分置就是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双轨制
即使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证券市场仍然没有办法逃离在行政命令和市场力量中国挣扎的宿命
概念
股票包含两种权益。(
分红权和投票表决权是股票的天然属性
)
经济性权利
参与性权利,具体体现在为投票表决权
大股东和小股东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这个冲突有可能是“企业长期战略”和“投资者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大股东更注重公司战略的延续性,而中小投资者更关注短期的股价
A股与H股 (中国市场的A股与H股中间存在着实际上“同股不同权”,即长期来看A股的价格高于H股,导致A股和H股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权是不一样的)
A股 --- 以人民币计价的境内上市的股票
B股 --- 人民币特种股票。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 买卖,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
H股 --- 境内的企业在香港上市,以港币计价
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上市的股票分别称为 N股、S股和T股
恒生AH股溢价指数 --- 衡量A股比H股贵多少的指数。这是十来年这个指数的均值是119.93.
数据
中国有一部分企业会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两个市场一块上市,大概一共有99只这样的A+H的股票
政策
2001年之前,只有外国自然人才可以自由买卖B股,2001年之后,内地的投资者也可以购买B股
2005年以对价为原则的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序幕,大部分公司都对流通股股东进行一定的补偿,从而换取上市流通的权利
金融衍生品
金融的本质是人类对抗不确定性的工具,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
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就是期货合约,这两者都是最基础的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的交易中,两种投资模式
套期保值 --- 实现风险转移。 套期保值是衍生品存在的核心逻辑。它可以锁定未来的价格波动,对风险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然后用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风险偏好。
投机套利 --- 实现价格发现
金融衍生品的基础资产可以对应任何具有波动性的产品,权利、利息、服务、甚至事件,只要有波动,就可以用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金融深化的过程。
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商品的意识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
第一次突破中,人们意识到商品不必是有形的。货币期货和利率期货使得商品摆脱了有形的束缚,金融期货开始大行其道。
第二次突破,商品是可以不必进行交割的。 期货实物交割的要求被废除。所有的金融期货都可以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在此之后期货的终极合约,股指期货出现,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资管行业
社会需求和认知颠覆永远是创新的源泉。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符合时代风险对冲的需求,也伴随着人类认知的颠覆。
散户在衍生品交易中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第一,过于迷信价值分析
在衍生品交易中,没有价值分析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价值分析也远远不是万能的
期货的期限性是非常强的,它的短期波动可能完全是基本面之外的因素决定的,甚至是大户操作的。所以对于价值分析的局限性,一个散户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第二,过于激进,仓位控制不当
如果你的节制分析非常地准确,判断很对的情况下,只要你的仓位非常轻,一般能够抵御比较大的波动,就会实现最终挣钱
第三,以业余时间对抗专业精英
零和博弈的对抗中,散户并不占优势。
概念
金融衍生品 --- 一种合约,它用于置换交易的期限,锁定价格波动,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所以它具有风险分担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数据
政策
七十年代之前,美国跟中国当时一样,是实施的利率管制,所以利率的波动是非常小的。
1973年,美国废除了利率管制,利率进入了市场化波动时代。此时,利率风险是比外汇风险更加广泛地存在,不但是机构,而且个人都面临着很大的利率风险
1982年的监管机构就决定废除期货实物交割的要求。以后所有的金融合约都可以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
中国曾经在1992年和2005年分别发行过权证 share warrant,权证是一种特殊的股票期权。它不是交易所发行的,而是公司直接发行的,标准化程度要偏低一点
MSCI ---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 明晟公司,是专门替顶级的投资人,向超大机构、超级富豪的家族基金选股的,它管理的资金一共有12万亿美元,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1/6左右
MSCI指数 --- 对全球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入摩到底是不是重大利好?
1.从对A股市场的直接拉动效果看,我认为可能是有限的
MSCI投资者大多数资金还是布局在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对新兴市场只是一个补充,而新兴市场的投资金额大约是1.7万亿美金,占比也就是14%左右
A股市场有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使得国际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股票一直有很大的保留态度
2.纳入MSCI的234支股票并不是全部纳入,而是只纳入5%。整体算下来,A股在MSCI中的权重就只有2.1%了
从直接拉动效果来看,对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从过去几年的经历来看,纳入MSCI指数,对倒逼中国股市改革,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为什么从2013年到2016年,MSCI还是连续地将A股拒之门外? 2013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就推动A股纳入MSCI,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A股走向了国际化的进程
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的资本监管太严格,尤其是对境外投资者进行了很多很多的限制,
比如QFII机制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外投资者
中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而且这个外汇管制是非常变化无常的,导致进入中国的资金进的来,出不去
所谓条件成熟,就是指A股市场要进一步开放,在市场机制设置上要进一步改革,比如市场应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涨跌停板制度应该放松;而被诟病已久的停牌制度应该有进一步的改革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一半是天使,可以用来套期保值,降低你的组合风险
股指期货的另一半也可能是魔鬼,它可能成为加杠杆的工具,放大你的损失
在股灾中,股指期货因为可以加杠杆和卖空整个市场,所以可能导致量价齐跌的流动性螺旋
期权 --- 未来的选择权
期权和定金的差别?
期权包含的权利更多样,期权是双向的,既有看涨期权Call option,也有看跌期权 put option
期权是一个标准化的合约,流动性很好
期权和期货的不同?
期权是一种在远期和期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品,作用是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功能
在期货交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相连的,而期权是把商品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分拆开了,就专门对权利进行定价
期权比期货的金融属性要更强,是纯粹的风险管理产品
期权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做空工具,因为你卖出期权可以看跌期权,所以会使得这些市场上的负面信息很容易地就进入到价格中,所以会促进市场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互换Swap --- 又叫背对背贷款。互换本质上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指环,双方都会受益
在金融世界里面,一个最常见的互换产品就是利率互换
互换背后是有理论基础的,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互换跟所有的金融衍生品一样,也是一个双刃剑,在把风险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新的风险点
金融学定价的基本原则 ---- 无套利定价 ,一套完全不依靠供求分析框架
无套利定价理论是一种用工程学思想给衍生品定价的方法:将衍生品还原拆分成基础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组合,得到衍生品价格所服从的微分放出去求解
金融产品的交易双方难以区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所以它的供求曲线非常模糊。定价需要脱离传统经济学的供求框架
无套利定价理论的诞生使得衍生品的交易迅速风靡,既促进了金融深化和资本的有效配置,也加深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专题
市场有效悖论
市场有效悖论是金融学最基本的争论,是划分理性学派和行为学派的分界线。争论的焦点是已有的信息还能不能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也就是价格的变化
市场有效的机制是追求利润的动机,让大家努力地去搜集和分析信息,通过交易把这些信息反馈到价格当中,这样这些信息就计入了价格,不再能够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和价格变化.
有效市场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
参考沙滩捡贝壳的例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借助专业力量去购买基金进行投资,而不是自己去操作股票
行为金融学
行为经融学 --- 研究的是我们的分析判断决策当中那些不完全正确、不完全理性的成分,这些行为对你的投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利的影响
心理学现象,对应的金融市场的现象: 过度交易、止损过慢、过快套现
“过度自信” --- 人类过于相信自己对于股票价值的判断能力,并且依据自己这种判断进行交易
"心理账户" --- 人为的把钱进行分类
"损失厌恶" ---不喜欢赔钱的感觉
行为金融学的3个要点
从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开始研究的
认知偏差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容易克服的
认知偏差导致的行为和决策,会对金融市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行为经融学的两大研究内容
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分析判断,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再次基础上来思考,这种价格的误差存在以后,它是会很快消失掉呢?还是能够继续存在?
经济学与金融学的4个主要区别
学科性质的不同,经济学是基础学科,属于文理学院,而金融学是应用学科,属于商学院
研究假设不同,经济学注重限定条件之下的优化,讲究量入为出,而金融学是突破现有的边界条件,进行跨失控的财富管理
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是国师之道,而金融学是百姓之学
学习方法也不同,经济学要广泛涉猎,全局把握,而金融学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案例学习
桥水对冲基金
桥水基金屡次在经济危机中表现抢眼,逆市发财,归功于一套以债务为核心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桥水的长期业绩和大盘基本持平,在非危机期间的表现并没有过人之处,与股神巴菲特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金融机构
银行
银行业利润来源
3/4 --- 来自存贷差(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中间的利率差额),这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规模转换
期限转换
风险转换
1/4 --- 银行外部投资(中国90%以上的国债都是商业银行买的,会投在债券这些比较安全的资产上)
+++--- 通道业务费用 (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进行的合作,银行在这里面其实是通道的作用,收取通道费用),也是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
经济中国银行躺着赚钱的两个原因
银行的垄断性 。中国金融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牌照控制很严格,而且国家在2000年以后对存款利率实行很严格的管制。2012年利率市场化之前,存款利率一直稳定在3%左右
高速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点,国家这十几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投资机会多,利润高,所以对贷款的需求很强
银行业贫富分化的新业态
利率市场化
经济增速下滑
中国货币基金--余额宝---利用当时支付宝账户优势,把支付转账的功能和货币基金相结合起来,也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比银行的活期存款高得多的利率。 特点是高流动性、低风险。活期是0.3%,货币基金平均收益是3%。
第一,它绕开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监管
第二,它让老百姓分享了高收益的银行间的市场利率
如果判别非保本理财产品是否靠谱? 四个原则
产品投向。 如投往的是现金贷、消费贷、小额贷这类产品,在目前大背景下需要非常地谨慎
是否银行代销。 银行代销的话,银行完全是一个中间人角色
注意募资方的信息。看上去名头大、但又不给你一些具体的运营业绩细节,则需要留心
是否过高的利率。 目前情况下,半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是4.35%,五年期以上的是4.9%,可以根据基准的利率来做判断
申购货基的2个原则
挑选散户型基金,挑选散户比列超过60%的基金
挑选中等规模的货币基金,按2017年情况,大概是100亿到400亿规模基金收益率是最高
货基买卖的三个窍门
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话,尽量买t+1的基金
周五不申购,周四不赎回
月末、季末、年中,年底的时候申购货基
概念
银行间货币市场 --- 银行间的相互拆借,形成了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量大、时间短,一般就以隔夜、三天、七天居多
货币基金 --- 投向主要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的基金,用于银行之间的拆借。源自美国70年代的金融创新
影子银行 --- 银行和证券、信托、券商、基金这些金融机构合作,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做的一些金融业务。 原因在于银行是受到国家严格监管,但又希望赚取更高利润。好处是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坏处是缺乏监管,风险很高
数据
2016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的净利润大概是1.6万亿元
2000年全国的金融资产大概是20多万亿元,现在是240多万亿元
到今天为止,货基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也就是3%左右,在真个中国金融 体系中还是非常小的
政策
2000年以后开始推行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放松了银行牌照的发放。 2000年左右只有40家银行,现在有4000多家银行
2012年到2013年以后,国家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把存款利率的管制放开了
2017年4月份以来,国家就连续发文,要求金融去杠杆,严防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银信、银券、银基这些金融产品进行限制
中国银行圈
第一梯队,五大行属于贵族梯队,国家信用担保,资金实力强
工、农、中(外汇)、建(公积金优势)、交
第二梯队,股份制银行,也是全国性经营的银行,但是因为它们没有国字号血统,就属于“自我奋斗型”,所以它们产生了不少金融创新和特色服务
招行,特色是办理信用卡
民生 , 特色是小微企业贷款,目前为止民生小微客户的总数是60多万户
中信,侧重服务海外留学
华夏,ETC
兴业,理财
第三梯队,城商行,它们的生存状态相对是比较艰难,所以在发行各种理财产品的时候会比较激进。城商行是双线管理方式,一方面是属于地方政府控股的,行政上是属于地方政府的,另一方面由于业务是金融业务,有归口在银监会管
+++++++,上千家的农村金融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你一般是看不到的,因为它们都隶属于当地政府,主要是当地的县政府。相对体量很小,但是在当地政府和中国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也能把小日子过的不错
恐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语言,在金融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这种自我实现的语言就像瘟疫,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金融市场靠什么来维系? 信心
银行发展线索 (药铺银行、寺庙银行、驻京办、客栈、布庄银行)
人流量要大,因为只有人流量大,才能形成资金的聚集和交易,产生信用行为
在本地起家的银行,因为时间累积的关系,容易做成信用的生意
人际交往多的场所更容易产生信用网络。这其实就解释了银行业务的根本特征,人的交往产生信用关系和网络,银行就是做这种信用买卖的中介
概念
银行挤兑 Bank Run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 为了保护储户的银行存储安全,让储户在银行破产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保障,防止金融恐慌的蔓延,很像给金融体系注射的疫苗
最后贷款人 --- 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金融危机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甚至政治发生问题,所以央行在这种时期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输血,也叫注入流动性的方法,起到结束恐慌、避免危机的作用。案例参考1929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同。
数据
政策
从2015年5月1日开始,只要你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不超过50万,不管银行发生什么问题,你都能够得到全额的赔付
现代货币的概念中,国家信用才是关键和核心,没有国家信用支持的货币很难成为世界的主流
现代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逻辑: 国家通过银行体系,调控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
调节经济的手段
存款准备金率 --- 控制了资金的量
基准利率 --- 调整的是资金的价格
加息是可以调节经济过热的,但是过头了就会导致水太少,引起经济的严重旱灾
降息是可以刺激经济的,但是稍不留神,也可以让大水漫灌,资产泡沫横飞
美元一统江湖的地位是源自于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的,关键还在于二战后美国国家实力
"法定货币" --- 国家赋予某个银行(比如中央银行)的一种特许权利而发行的,它背后的关键是国家信用
银行放贷的意愿和社会现金的持有量都会影响到我们这个货币信用扩张的效果
概念
基础货币 M0,银行发行的货币
广义货币 M2
存款准备金 --- 银行需要留存下来应对储户提现的资金。这个比例一高,货币扩张的能力就弱;这个比率低,货币扩张的能力就强
投资银行
兼并收购的四种创造价值的模式
规模和协同效应 --- 如果企业太小,太分散的话,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就不利于业务的协同和行业的标准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的现象。例子:美国世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兼并购发生在19世纪,当时美国铁路有6000多家铁路公司
分散风险,多元化经营 --- 如果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其他的领域,就可以规避这种周期性的风险。 多元化经营包括2中纵向的和横向的拓展
专业化瘦身 --- 把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业务,非核心的业务,不太好管理的业务都给分出去,分给别人管,这样就可能各得其所
强强联合 --- 让彼此变得更强,还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例子:美国在线以1000多亿收购时代华纳、阿里巴巴收购高鑫零售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
兼并收购业务模式是投行给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对投行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
它要能发现价值创造的机会,所以这就要求投资银行家具有很好的战略眼光
它发现了这个机会以后,还要有很好的资源去整合和推动,这些资源包括人脉资源、很高的沟通和协调技巧,以及资金资源
还需要有各种的专业知识
成功的杠杆收购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杠杆收购做好了的话,可以帮助中小家族企业的转型,可以换掉不得力的管理层,很多时候中小股东还可收益
企业的现金流一定要稳定和充沛
需要有能力又靠谱的公司管理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还要能够削减成本
杠杆率也要适中
毒丸计划为什么在美国能流行起来呢?
美国实施的叫授权资本制=公司上市以后,可以授权董事会进行资本扩张,意味着董事会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可以随时发行新股
中国实施的叫法定资本制,也就是说你发行新股,必须通过股东大会
遭受恶意收购的企业,有很多的策略来抵抗,比如进行股权稀释的毒丸计划、搬请救兵的白衣骑士,保护管理层的金色降落伞,还有鱼死网破的皇冠明珠自残机会等等
有两个最明显的趋势
双重股权结构的流行,A/B股权
分散投行权利的联合承销越来越流行
概念
兼并收购 --- 也有点像婚姻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有点不一样,它是再婚市场,它的目的是通过资产的重组来提高效率,实现价值
杠杆收购 --- 一种特殊的兼并收购,就是用很少的自由资金去撬动很多的外部资金进行收购,就像用了一根很长的杠杆。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叫科尔伯格的美国投资银行家发明。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实现多方共赢。
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 --- 又称“毒丸计划”,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让除了收购方以外的所有股东都能够用超低的价格买到新股,然后把恶意收购者的股权稀释掉,增阿基它的收购成本
恶意收购 --- 在没有经过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进行的收购活动。它往往会触及原有的管理层的利益,引起强烈的反抗
数据
政策
2017年12月15日,相关交易所宣布,修改现行的上市规则,允许存在双重股权结构的新兴企业上市
券商通过零售经纪业务赚取佣金,尤其是在中国的券商业,佣金收入是投资银行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何选择券商? 资金规模 + 实力排名 + 能否提供便利有效的增值服务
垃圾债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因为公司盈利下降,被降级成为垃圾债的堕落天使
另外一种是实力较弱的小公司或现金流不稳定的高科技公司(小天使)
垃圾债+杠杆收购对美国企业的更新换代起了很大作用
治愈了美国当时盛行的大企业病
逼着企业更加关注短期的利益和股价
量化交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计算,然后把这个规律给提炼出来,做出预测
量化交易把金融市场当做一个稳态结构,然后从历史数据中挖掘规律,利用高杠杆赚利润。但是金融市场不是天体世界,它归根到底是人的市场
其它一些金融创新,很多时候都是嚼头。
金融创新需要过硬的金融逻辑和充足的现实条件
智能投顾 --- 根据大数据对每个客户进行动态的风险测评,然后再根据每个客户的风险偏好推荐最合身的证券投资组合。 1952年马格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拿了1990年诺贝尔奖
机器人选股 --- 不属于智能投顾,属于量化投资的范围
P2P平台,网贷平台,就是金融信息中介,监管部门规定你不得直接或间接吸纳存款资金,不得非法集资。把握一个原则:一个P2P平台要成功,必须有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有有效的风险识别技术和强大的算法
概念
零售经纪 --- 券商为散户提供的证券交易中介服务,你不要小看这个金融服务,它其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投行业务服务,推动了整个全球金融民主化的进程
垃圾债 Junk bond --- 另外一个名字叫High yield bond 高收益债, 指那些风险比较高的债券。 在中国名字叫“中小企业私募债”,最低准入门槛是500万
量化交易 Quants宽客--- 依靠计算机程序实施投资策略的方法。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理论的进步,帮助克服我们人性上的弱点,然后再投资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数据
2015年,中国主板的换手率是609%,也就是一只股票在一年内需要转手6次,美国这个数字大概不到2次
2017年整个券商行业的佣金收入大概是352亿
2006年,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德意志,这些投行的顶级宽客们平均的年收入是5.7亿美金,年龄最小的大概是30岁左右
现在美股市场上,量化交易大概要占到60%左右的比重
2015年号称搞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大概死了300多家
政策
2013年中国光大“乌龙指”事件,就和量化交易有关
资产证券化就像一个巨大的管道,把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市场全部打通,然后创造了巨大的金融市场流动性,是的整个社会进一步地金融化。(如:信用卡贷款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银行贷款原来属于商业银行体系(间接融资市场)
债券属于投资银行体系(直接融资市场)
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做资产证券化,需要满足一个共通的特征:这些项目都是稳定的、有保障的和持续的现金流,这其实是做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首要条件
目前中国只有私募的REITs,希望后续推出公募REITs的话,这样那些没有购房能力的年轻人也能够享受到房价上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红利
资产证券化运用必须遵循2个原则: (引起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其实不是资产证券化这个工具本身,真正原因是
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质量太差和对资产证券化的过度引用所导致的
)
要把控基础资产的质量
过度的再证券化必须严格地加以控制和监管
为什么投行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二战后的这70年,资金越来越充裕,投行的业务中心从为项目找钱,也就是融资,转向了钱找项目,也就是投资
投行业务非常地纷繁复杂,但是两根主线可以概括
资金面的变化,这70年以来,资金面的变化是从稀缺到富余,所以投行的业务也经历了从融资为主到投资为主的过程
投行的业务创新和监管的变化相互博弈,相互促进,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也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
概念
资产证券化 --- 该模式就是国际通行的“信用卡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就是将某个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各种金融安排重新包装成证券卖出去,实现了融资,投资,和流动性三大功能
现金贷 --- 一个风险非常高的贷款,由于它没有消费场景,所以贷款方没有办法追踪资金的去向,也没有办法测算借款人的负债情况。 做的就是高利贷的生意,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收入不高,消费欲强,还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数据
从2016年到2917年,蚂蚁花呗做了1600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间有10%左右的利率差,马云大概在这个业务中赚了160亿左右
全球市场上住房抵押贷款仍是资产证券化的主体。在欧洲和美国,它分别占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60%和80%以上
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业,食品加工业的回报率是13%,医药制造业是11%,家具制造业是10%
政策
2017年12月,中国监管层用非常严厉的口气出台了文件《关于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美股市场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美国政府决定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 1999年克林顿有颁布另外一个法案,等于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混业经营状态。 2007年次贷危机,美国政府有开始加强监管。
国内外投行业务的不同
国外投行业务范围包括公司发行股票、债券、证券承销、兼并收购、资产证券化、杠杆并购、私募股权投资、量化投资、零售经纪等等
中国投行业务,基本上依赖于零售经纪业务,目前占比50%左右
投行的核心竞争力
人脉
专业能力 (量化分析能力 +准确把握客户的心理)
证券的发行承销正是投行最吸引眼球和最赚钱的核心业务之一
华兴资本,2004年成立,是中国的互联网界非常有名的一家投行。在整个中国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张特别深厚的关系网
A股与港股、美股的上市制度
A股 = 核准制 (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要审查上市公司报表的形式,还要审查内容,去剔除哪些不好的公司) [人主导]
港股、美股 = 注册制 (企业只要充分履行信息披露的业务,然后进行注册即可上市) [市场主导]
高盛选拔人才3个原则
基本的专业知识 和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如果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问题,懂得求助于别人
世界上各行各业的精英的共性: 善于解决问题,更看重方式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要结果
高盛对人的软实力非常看重,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概念
投资银行 = 中国的券商
,但是由于中国的券商业务比较过度依赖于零售经纪业务,所以产生了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和国际的大投行还有不少的差距.
投资银行不是银行,它不做传统的存贷汇银行业务,而做的是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业务
投资银行由于受到的监管比较松,所以它能够进行很多金融创新
发行承销 Underwrite
--- 投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设计融资产品和发行方式,选择上市和发行的地点,然后利用自己的营销网络承诺帮你卖出去这么一个过程
招股说明书
--- 既是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来源,也是投行对企业进行包装,和监管层、投资者进行沟通的重要文件。怎么编写制作这个招股说明书是一个考验投行人脉和专业的活儿
“红鲱鱼” Red Herring Prospectus,起源美国,SEC为了保证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要求上市企业和投行要递交一个初步的招股说明书,书中包含公司的财务、经营等各种信息。为了引起注意,要求一定要用大红色的字
在英语世界里,据说监狱的逃犯为了诱骗追踪的警犬,他们就会在逃跑的路上放上红鲱鱼,去吸引警犬的注意力,然后借此逃脱。 后来“红鲱鱼”这个词就慢慢演化成转移焦点和注意力的意思
数据
国外投行业务 = 发行自营业务占70% + 发行、承销、兼并、收购,大概能够占到20%-30%
政策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要求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严格分开,分业经营,这才有了专注于证券投资的投行
基金
基金的优势
分散化 diversification ,你购买基金,就相当于用很少的资金量实现了分散化投资
专业化 professionalization,基金可以做一些个人投资者没法做的事情,如直接投资境外资产,没进入利率较高的银行间市场 + 专业化操作也是的基金能够更快地对市场做出反应
证券投资基金的二维坐标系
投资标的。这个决定了基金的基本属性,以及它的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股票型基金追求的是高收益,债券型基金追求的是安全性,而货币基金追求的则是流动性
投资风格。指基金是“主动投资型”还是“被动投资型”。 被动型基金叫“指数基金”,一般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的对象。 主动性基金就是要战胜大盘,基金经理们通过选股,选择买卖时机等方法,希望获得比大盘指数高的回报率
被动型基金,投资的是长期趋势
主动性基金,投资的是短期波动
个人资产管理上的三大需求: 收益、安全、流动性
基金的选择
看宏观大环境,牛市多指数基金,熊市多债券基金
看行业,选择对某个行业特别有信息的基金
看时机,降息降准时债基收益上升,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可下调债基配置
看品牌,选择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最优口碑的基金。 挑选债基时,建议挑银行系的债基,因为大部分债券都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的。
私募的本质特征
少监管。公募面向社会大众,所以一定要严监管,鼓励透明化,追求安全性。私募要比公募松得多,少了很多的限制条款
高激励。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固定的管理费,一般是基金规模的2%,而私募基金经理大部分来自于业绩提成,通常是基金超额回报的20%
选择私募的标准: 基金经理自持有比例看信心 + 基金经理业界口碑
中国基金业3种典型的坑 和 躲避原则
基金之间哄抬股价的“抬轿子” =》查底牌,了解基金公司旗下各个基金的持仓情况
基金经理损公肥私,牟取暴利的“老鼠仓” =》识前科,避开多次有老鼠仓传闻的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勾结的利益输送 =》 破迷信,不过度迷恋明星基金,尤其是那些喜欢持仓题材股的基金
概念
基金 --- 把大家的钱集合在一起,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然后进行多样化投资的一种资产管理方式。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
公募 --- 包括你我他在内的社会大众,公开募集资金的方法。
私募 --- 针对少数人,也就是俗称高净值人群来募集资金,一般门槛是100万+。
数据
2016年年底,全球各种基金管理的资产大概在50万亿美金左右。相当于当前美国GDP的3倍,中国GDP的4倍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公募基金仅仅管理了4%左右的家庭金融资产,而同期美国的公募基金管理了22%的美国家庭金融资产,一半左右的美国家庭都在这些基金上有投资
2009年到2017年间,中国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的业绩比较。私募的平均收益率是14.8%,公募是13.2%
政策
对冲基金 都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运行的,原因 = 为了避开监管 + 为了保证自己这些策略的优势,所以神秘就成为了对冲基金的基因。经典战役就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决英镑
私募股权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区别,两者投资目的是很不一样的
私募股权基金是从企业的长期经营和未定增长中获利
证券投资基金是从企业证券的价格变动中获利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有着不同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初创企业融资,还能够协助成熟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然后提升企业价值
私募股权机构基本上采取的是“有限合伙制度”,清晰明确了责、权、利。
基金管理人 = 普通合伙人 GP General Partner = 无限责任
投资人 = 有限合伙人 LP Limited Partner = 有限责任
外管局 = 承担主权财富基金的职能,旗下有四家公司,华新、华欧、华美、华安,分别投资新加坡、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的金融资产。 这四家机构被称为央行旗下“四朵金花”。为了资金安全大部分会投在外国国债,主要是美国国债
世界上最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是新加坡的淡马锡,它管理的是新加坡的国有资产。 淡马锡模式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地分开
主权财富的份额的变化也是昭示着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大部分的新兴国家都是依靠出口战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都是贸易的顺差国,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那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是贸易的逆差国,没有那么多外汇储备,同时它们的整个体制和机制也决定了它们整个国家的运行是一种藏富于民的手段。集中在国家手里的财富并不得很多,这是它们没有在表上出现的原因
反映了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美国的相对地位的下降,欧洲这些年的份额也在下降
概念
对冲基金 hedge --- 买入一个金融产品的同时,卖空另一个和它价格变动相连的产品,来规避风险。是一种私募的证券投资基金,它因为受到监管少,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法操作金融工具,达到对冲风险和放大收益的目的
对冲基金的特点是复杂交易,高杠杆。对冲基金经理经常会使用非常复杂的交易策略,买卖金融产品,用高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来追逐高收益
对冲基金并没有把风险完全对冲掉,对对冲策略在放大收益的同时,其实也放大了风险
私募股权基金 --- 属于私募 + 它和投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同,它的投资对象是企业,买的是企业的股权。一般私募股权基金有5到7年的封闭期,不能中途撤资的。
主权财富基金 --- 一种替国家财富增值保值的资产管理机构;它是从外观储备资产的管理开始的。
数据
2015年,全球25位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的平均收入是5.2亿美金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最大的一方投资人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养老金计划,占到了差不多1/4以上。 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里,社保资金和保险都是特别重要的出资人。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是桥水基金,资产规模是1500亿美金。 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机构黑石,大概是4000亿美金
沙特阿拉伯央行手里有5000亿美金的资产要管理,中国的外汇管理局管理着30000多亿美金的资产
2016年中国的国有资产是100多万亿
政策
2007年以后,中国正式成立一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投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和外管局一起做外汇投资。但是不同的是中投公司投资非常分散。
2012年中投投资了阿里巴巴10亿美金,获得了2.7%的股份
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被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Big Bang of Modern Finance,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为基金的分散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投资组合是由马科维茨提出的, 他讲投资组合中证券的投资比例视为变量,然后通过解析多元方程,找到那个使投资组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投资决策。金融系教学的数量化,基金经理的专业化,也随着这个理论而兴起
人们经常会有高收益的错觉,容易被近期的超常的业绩所吸引,这和我们人类短视和有限注意力的行为偏误是有很大关系的。实际上,
真正好的基金是那些能够长期持续获得稳定收益的基金
学术研究普遍地发现,基金经理的年龄和从业年限,和基金业绩是正相关的,这个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过往经历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偏好和决策,那些经历过市场牛熊,经济周期波动的资深基金经理们,他们有更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两只基金的收益率是不能够直接比较的,比较基金相对收益的好坏,前提是准确地判断每一只基金的投资风格。 按照基金持有股票的规模和成长性,晨星投资风格箱可以帮助你判断基金的投资风格
晨星投资风格箱也被成为晨星九宫格,它的两个坐标轴的选取是有深刻的金融学逻辑的,背后的逻辑是价值溢价和规模溢价
概念
投资组合 ---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资金投资在不同的证券上。和投资单个证券相比,投资组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分散风险”
分散化的底层逻辑 diversification reduces risk --- 因为不同的股票,它们的波动是不一致的,它们中间的不一致就将部分的波动给抵消掉了
有效市场假说 --- 没有人能够战胜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金融资产的风险来自2个方面
来自整个市场的风险
来自资产个体的风险
金融资产的收益可以拆解成阿尔法和贝塔两个部分
贝塔收益 = 和市场一起波动。承担市场风险带来收益,比如被动型指数基金挣的就是贝塔收益。 挣贝塔收益的基金不一定是完全被动和低风险的
阿尔法收益 = 不和市场一起波动。 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带来的收益,比如主动型基金挣的收益
复盘(金融机构+金融工具)
金融生态系统就像一个森林生态系统
树叶、树冠 == 投行、基金 (投行和基金形成的整个的投融资渠道),投行=替人融资,基金=替人投资
树干 ==银行
根茎 == 银行的清算体系
资金 == 养份
混业经营 --- 现在的银行与投行,基金业务中间根本就不再存在严格的界限,比如美国,就基本上是全能型的“金融控股公司”,旗下覆盖着银行、投行和基金等各个部门。
如:摩根大通集团旗下就有商业银行--美国大通银行,有投行--J.P.摩根,有基金--摩根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四大行和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这些大集团都拿到了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的全牌照
银行->投行->基金,变形的驱动力是什么?
"
资产管理时代
"的来临,这个转型背后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
资金面的变化
基金的分类
按“买什么资产”来划分,基金分为 证券投资基金 和 股权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公募和私募。 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在美国叫 共同基金,私募基金在美国叫 对冲基金
按投资种类的不同划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还可以细分为:债基、股基、货基
按投资风格划分,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主动性基金
股与债
第一个不同:从投资者视角看,追索权和风险是不一样。 与股票的“剩余追索权”是不一样的,债券具有的是“优先追索权”
当你作为股票投资者的时候,你就更关心公司经营发展的上限,而债券投资者则更注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第二个不同:从融资者视角看,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是完全不一样的。
股东和自己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分享的是上行的利益,分担的是下行的风险
债权人不一样,他跟你不一定是同心同德的,有时候可能会加重下行的风险
两者的联系 -- 都可以理解成一种“债务关系”
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关于各种“债务关系”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抽象的、虚拟的债务关系被具象成了各种价格和数字来进行交易。
融资模式结构
股权 -> 股票 -> 直接融资
债权 -> 债券 -> 直接融资
债权 -> 银行贷款 -> 间接融资
资金面的居民财富积累,监管面的放松,形成了双螺旋,使中国的资管市场在短短的5年内得到高速的发展
分业监管加分割监管的结构底下,中国的金融市场上,监管缺失现象严重,形成了很多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高杠杆通道业务
这一次资管新规的要点就是渠道通业务,降低杠杆率。所以,在这个新规下,很多高杆杠率的金融产品都会出现违约。未来几年中,任何告诉你回报率超高的金融产品,很可能会是陷阱
金融世界观
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不同的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制度 --- 中央集权与国有经济, 源自于秦朝统一中国,统一货币,后面加上汉代的“官山海”制度将主要商品收归国有
欧洲金融制度 --- 圣殿骑士团奠定了欧洲金融基础,当时欧洲政治力量软弱无力,大家分权制衡,所以整个社会出现了一个治理结构的真空,骑士团恰好弥补了这个真空
美国金融制度 --- 美国当时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结合了中华帝国“集中”和欧洲大陆“分权”的优越性,源自于美国先13个北美殖民地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分权制衡”的行政体制和信用网络,后来南北战争统一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和货币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因为金融市场交易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是虚拟经济,所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机构”非常重要
中国金融制度的根源---中央集权与国有经济
飞钱 --- 完整的商业汇票体系
柜坊 --- 银行的雏形
交子 --- 宋朝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400-500年
欧洲金融制度的基础 --- 圣殿骑士团
中世纪之后的“圣殿骑士团”,从事财务托管、货币兑换、储蓄理财业务,扮演者银行的角色,奠定了欧洲的金融基础
骑士团衰落后,意大利银行、荷兰证券业、英法银行业等其他信用机构更兴起,逐渐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
为什么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就有这么发达的货币金融体系呢?这和“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和汉代的“官山海”的国有经济体制是密切相连的
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 中华帝国的金融是围绕着中央财政,自上而下的一个货币经济体系
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便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种制度的缺点是民间信用脆弱。民间投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造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很多乱象
A股市场的设立目标是替国有企业解困。上世纪90年代时候,中国经济变得很困难,大量国有企业都快破产了,把国有银行也快拖垮了,所以国家这时急需替国有企业输血,找到新的融资渠道
市场上有很多的金融中介机构、信息评级机构、还有银行、投资银行,这一切都是金融中介机构,它是我们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降低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维持了我们这个市场的运行
金融世界观的框架包括2个维度(两面性)
要认识到金融的能力。三种能力:加工时间、集聚资金和分散风险
要认识到金融的破坏力。马太效应 + 道德风险
金融的第一定理: 时间是有价值的
货币的时间价值 time value of money
金融工具对我们的时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将我们拥有的未来转化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就是一个一个的时光机器,它帮助我们将时间转化成财富,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决策会改变个体的命运
金融第二定理:资金的集聚
南北战争中,北方取胜的关键在于资金聚集能力,北方的债券发行功不可没
纽约的崛起得益于伊利运河,而伊利运河这种大工程是主要靠债券发行集聚的资金
银行、债券、股票,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咋帮助人类将散落的、点状的资金累积起来,投入到最需要资金的地方。个人、企业、战争、一个城市的兴衰、背后其实都是金融的力量,它帮助我们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行快速有效的资金集聚,从而实现了目标
金融第三定理:风险
金融是迄今人类社会能最有效实现跨区域、跨时间、大规模“风险分担”的一个机制
保险能够帮助个体将风险转移、分散到社会群体中间,提高了我们人类的独立性和安全感
股票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功能帮助荷兰开辟了强大的海上帝国 --- 东印度公司
风头和创投分担了创业创新的风险,拓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能力
示例: 美国农业保险 + 东印度公司股票 + 风投创投 spaceX
构建金融世界观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这就需要我们有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我给出了一张全年的学习地图,你可以按照这张图循序渐进地构筑你的金融世界观大厦
金融的监管、创新和危机
科技金融
推荐书籍:《货币战争》《货币崛起》
《你一定爱都的极简欧洲史》《人为制造的脆弱性: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的政治根源》《伟大的博弈》《摩根财团》《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
《动物精神》
行为金融学书籍推荐:《思考快与慢》《赢者的诅咒》《错误的行为》《助推》
个人资产配置的生命周期
青年时期:最应该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 以时间换空间,增大自己年轻时候资本积累的以上
壮年时期: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老年时期: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置。1.把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给降下来,增大安全资产 2.考虑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比
香帅的读书心得
读书一般分为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随手去找大量书籍和资料,一扫而过。 目录 和自序入手。
精读,一定是带着思考去阅读。习惯在书页边做笔记,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和书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需要内化,转成自己的框架一部分
推荐书籍:
基金--延伸阅读
约翰*博格的《共同基金的常识》(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回归常识》,金玉良言:在波动不定的市场上,时间是投资者的拼音
罗尔卢米斯的《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apDancing To Work)
债券--延伸阅读
悉尼霍默和理查德西勒的《利率史》
尼尔弗格森的《货币崛起》
股票--延伸阅读
兰德尔默克的《全球公司治理史》(A History of Corporate Government around the World)偏学术
陆一的《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