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文獻查證 (診斷、臨床表徵及治療 (臨床表徵 (呼吸困難, 低血氧, 高碳酸血症, 低血壓, 呼吸窘迫, 代謝性酸中毒, 休克), 診斷 (胸部X…
文獻查證
診斷、臨床表徵及治療
診斷
胸部X-ray為兩肺浸潤
急性發作
氧合異常
PAWP≦18mmHg 或無左心房高壓
臨床表徵
呼吸困難
低血氧
高碳酸血症
低血壓
呼吸窘迫
代謝性酸中毒
休克
治療
藥物
祛痰劑
抗生素
解熱鎮痛劑
非藥物
氣管內插管
呼吸輔助機
肺泡撐開術
護理照護
心理層面
呼吸器脫離訓練計畫
良好的治療性護病關係
有效溝通管道
語言
白板
圖卡
紙筆
非語言
語調
肢體手勢
傾聽與陪伴
賦權訓練
社會資源
宗教力量
生理層面
身體評估
呼吸輔助肌
血氧濃度
呼吸型態
衛教
胸部物理治療
叩擊
震顫
抽痰
有效咳嗽
訓練腹部肌肉
適當臥位
俯臥
醫療處置
監測動脈血氧氣體分析
噴霧治療
常見健康問題
心理層面
對疾病預後不確定
焦慮
沮喪
無力感
憂鬱
挫折
無助
痛苦
生理層面
睡眠型態紊亂
氣體交換障礙
低效性呼吸型態
一位肺炎併發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之照護經驗
前言
動機
個案診斷肺炎,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伴隨痰液堆積致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擔憂呼吸困難易感到瀕死感,協助個案適應疾病變化、了解病程及治療計畫,進而降低恐懼與無力感。
背景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炎將導致呼吸系統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75%,且佔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五名。
目的
分享肺炎併發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之護理過程
護理計畫
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護理措施
教導
橫膈肌上方加壓訓練
教導
腹式呼吸技巧
痰液排出
安排
階段性復健運動
觀察
痰液情形並記錄
護理評值
10/9痰液咳至咽喉
痰液抽出
10/10移除呼吸器
抽痰次數下降
能
執行有效深呼吸
自咳出痰液
10/8執行復健訓練運動
呼吸次數增加
護理目標
10/6使用呼吸器
復建訓練腹部肌力
痰液排出
10/10移除呼吸器
正確使用噘嘴呼吸技巧
無力感
護理措施
傾聽
鼓勵表達負面感受
鼓勵
強化自我照顧
信任感
抒發情緒
護理評值
10/20主動露出笑容
自覺逐漸復原
10/22無使用呼吸器
想盡快出院
10/14呼吸器脫離不成功
解釋鼓勵
積極接受
護理目標
10/18主動表達內心感受
配合醫療處置
10/24脫離呼吸器成功
對生活控制感增加
氣體交換障礙
護理措施
監測v/s
評估
呼吸速率變化
呼吸深度
呼吸型態
by order
噴霧治療
改善
呼吸道炎症反應
增強肺功能
教導
噘嘴呼吸
漸進式活動、翻身
俯臥姿勢
肺擴張
監測SPO2
呼吸器戒斷過程
30 分鐘
監測呼吸型態、V/S
60 分鐘
15分鐘
護理評值
10/19改使用鼻導管
呼吸次數增加
10/23無使用氧氣
家屬陪同活動
10/10漸進式移除8小時
呼吸次數增加
護理目標
10/10使用呼吸器
呼吸次數增加、SPO2達95%以上
10/20無使用呼吸器
能自行呼吸且順暢
參考資料
語言
中文
近五年
共八篇參考資料
兩篇官方統計資料
五篇期刊
一篇出版書
大於五年
共九篇參考資料
八篇期刊
一篇網路資料
英文
近五年
共三篇參考資料
兩篇期刊
一篇官方統計資料
大於五年
共五篇參考資料
五篇期刊
護理評估
羅氏模式
生理層面
排泄
平日尿液可自解,排便每日一次。
體液及電解質
Na:148mEq /L、K:2.8 mEq /L,追蹤 K:3.9 mEq /L
營養
量身高 160 公分
體重 85 公斤
BMI 屬於中度肥胖
放置鼻胃管灌食,每日攝取量1,400 卡,移除鼻胃管改由口進食軟質飲食
感覺及神經方面
個案以肢體語言表達其身心感受及身體不適。
活動與休息
住院期間因呼吸器警示聲偶中斷睡眠,
平均睡眠約6小時/日
10月 1 日聽診兩側呼吸音呈爆裂音和喘鳴音,痰液難以咳出,使用呼吸輔助肌,胸廓起伏明顯
肺部 X 光顯示肺部浸潤情形嚴重,診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痰液呈淡黃微稠狀量多。
評估後發現有呼吸
道清除功能失效的護理問題。
有效咳嗽
機械性胸腔扣擊
姿位引流
內分泌
糖尿病
氧合與循環
動脈血檢值
胸部X光:右肺有肺炎,聽診器聽診為濕囉音,痰音明顯,呼吸淺快,使用呼吸輔助肌
肺炎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致呼
吸困難,評估有氣體交換障礙問題
呼吸輔助機
俯臥治療
氧氣治療
增強心肺功能後脫離呼吸機
性
生殖器外觀結構功能正常,
角色功能模式
家中主要決策者,住院後長子為主要醫療決策人。
自我概念模式
第一角色
女性、77 歲,屬於 Erikson 的自我統整與絕望時期
第三角色
病人
個案簡介
陳女士,77 歲,喪偶,高中畢業,國、台語皆可溝通,信仰道教,無業,育有3 女3 男
過去及現在病史
心臟疾病
糖尿病
漸進式呼吸訓練及胸腔復健運動
評估後發現有無力感之護理問題
鼓勵正向思考
提供相關成功案例
增強健康信念
降低呼吸器戒斷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