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黨體系 (政黨類型 (黨的基層組織 (分枝型(branch有地方黨部), 細胞型(cell地方黨部分工精細), 黨團(caucus無地方組織),…
政黨體系
政黨類型
黨的基層組織
分枝型(branch有地方黨部)
細胞型(cell地方黨部分工精細)
黨團(caucus無地方組織)
戰鬥型militia(具有民兵式作風)
黨員參加方式
直接參加
間接參加(藉由其他組織身分才加入,例如勞團再工黨)
黨員與黨的關係
幹部型(以少數幹部為主)
群眾型(廣大黨員)
對理念的堅持程度
理念型
掮客型
黨的社會基礎
普涵型(catch all)
非普涵型(non catch all)
以黨紀嚴格程度
剛性政黨
柔性政黨
(Duverger) 依政黨的組織起源將政黨區分為「內造政黨」(國會內產生,黨紀溫和)與「外造政黨」(國會外產生,黨紀嚴格)
政黨法三大規範:公平競爭(財務處分方面)、組織民主(內部開會)、財務透明(財務申報)
限制政黨經費僅能從黨費、政治獻金、政黨補助費、出版品所得、收入孳息(但在當代,若政黨無法有獨立收入來源,就必須仰人鼻息,更容易受到財團干擾)
補助金門檻下降:獲得票數3%以上即可獲得每票50元補助
政黨體系分類
Sartori
一黨霸權制:法律上允許其他小黨存在,但小黨不允許挑戰執政黨
一黨優勢制:法律上小黨可存在,制度上也有挑戰執政黨的機會,但實際要挑戰撼動執政黨非常困難
一黨制:法律上只允許一黨存在
兩黨制:以兩大黨為要角,其他小黨影響力較薄弱
依照政黨數目、政黨實力以及政黨體系競爭力區分(共七個)
有限(溫和)多黨制(limited pluralism):有3個到5個有相關性的政黨存在,且各政黨之間意識型態的差距並不大
極度多黨制(extreme pluralism):有5個以上的相關性的政黨存在,且在某些政黨之間存在極大的意識型態上的差異
粉碎(原子化)多黨制(atomized pluralism):政黨數目多且意見分歧
雷伊(Rae)依政黨席次
兩黨制(沒有一黨超過70,兩黨加起來超過90%)
多黨制(沒有一黨超過70% 沒有兩黨加起來超過90%)
一黨制(一黨席次超過70%)
政黨體系優缺點
多黨制優缺
兩黨制
優點
(執政與在野分工明確)政治責任明確
(選民易辨識政策差異)政策辯論聚焦
(過半政黨組閣)政治穩定
缺點
社會利益無法被充分代表
無法保障少數
政策立場較不溫和
政黨體系解組(dealignment)與重組(realignment)
政黨重組(政黨體系轉變)
選民結構改變
選民偏好改變重大且持久
關鍵性選舉
重組原因包括國家危機(兩岸台海)、社會重大議題(同性婚)、新興政黨(時代力量)
政黨解組-政黨認同衰退
社群媒體使候選人個人影響力擴大
政黨形象不佳
政策差異不大
政黨定義
由黨員所構成
具共同的政治理念
透過參選取得政治決策權力
政黨功能
和平競爭:在選舉制度下競爭,和平移轉政權
利益代表:(1)功能利益(2)理念(3)區域
課責功能:在野監督執政
培養政治菁英:徵選及訓練執政人才
政黨協商
黨團協商問題:委員會功能旁落、透明度不足、未能利益迴避、協商立法理由不明、不符合政黨比例原則、不合責任政治
黨團協商優點:促進議事效率、保障小黨、促進共識
不當黨產與政黨法
東德經驗適用的特殊性
1.法律基礎不同:東德共產黨民主轉型即法院判決違法政黨,政黨財產當時亦有規範;台灣目前迄今無司法單位判決國民黨為非法組織,對於政黨的財產規範至上之前也尚未建立
2.時空背景不同:東德是民主轉型後立即處理,台灣民主轉型已經20餘年,背景不同。
3.東德共產黨有勾結蘇俄等違反國家重大利益情勢,但國民黨並無。
不當黨產條例的批判
1.憲法保留或高度政黨共識:政黨為自由民主憲政之基礎,政黨解散或財產剝奪應該要有憲法保留或政黨高度共識。不黨黨產的財產剝奪規定不符合
2.比例原則:政黨公平競爭的目的,可以透過資訊公開、政黨收入以及政黨支出控制來達成,無須動用到財產剝奪。
3.平等原則:一體適用所有政黨。賦權以及限權的規定,是規範所有政黨,不能得歧視。不當黨產是以成立時間作為判定標準,時間起算基準點只有國民黨受規範,是嚴重歧視對待。
4.法律明確性:不當取得財產、政黨本質、附隨組織都欠約明確、客觀可辨識的概念內涵。
5.法律不朔及既往:過去未被禁止、今日也被法所許,只要找不到憑證,就被推定為不當取得財產。超越時空,只要無法證明為合法來源,即被剝奪。
政黨法並非民主國家的主流常態,多數訂有政黨法的為發,不能適合做為衡量民主程度之指標
政黨體系成因
選舉制度(Duverger' law)
比例代表制產生多黨制(瑞士、比利時)
兩輪決選制產生兩大聯盟對抗的多黨制(法國國會)
相對多數決產生兩黨制(英國)
機械效果(mechanical factor)
選票與席次落差,大黨過度代表
美國民主黨(左,歐巴馬,自由派)與共和黨(右,川普,保守派)
英國工黨(左)與保守黨(右)
歐洲國家是社會主義(左)對上自由主義(右)
移民、難民、同性婚姻等新興議題使得各黨立場界線模糊
小黨低度代表
心理效果
選民策略性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