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民主化 (第三波民主 (自2010年末起算第四波民主化浪潮:起源於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論調:認為不是) (動力:與其說是民主企求,不如說是經…
民主化
第三波民主
自2010年末起算第四波民主化浪潮:起源於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論調:認為不是)
動力:與其說是民主企求,不如說是經濟與社會結構改變
過程來看:第三波是否仍在持續尚未有定論,定論為第四波有武斷之虞
就結果來看,只有突尼西亞成功
第一波
19世紀初,時間約在1828年到1926年,肇端於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主要為美國與西歐(30個國家)
第一波民主逆流:威權主義的復辟與法西斯主義,德國與義大利
第二波:二戰後(1940-1960)原本殖民地紛紛獨立爭取民主,以亞、非地區(印度)為主
第三波:1970起南歐葡萄牙、拉丁美洲、亞洲(台灣、韓國)、東歐蘇聯
第二波逆流:拉丁美洲(巴西、智利)與新獨立國家(菲律賓)常因軍事政變或缺乏民主基礎
逆流?如果有的畫,應該是俄羅斯和中國的專制政權對自由民主人權的迫害更是有增無減(連結到威權體制韌性)
轉型正義
目的
調查歷史事件真相:過往事件當權者掩蓋下,被過度美化或淡化;轉型正義還原事件真相,作為基礎工程
追究加害者:過往權威時期不人道事件的策劃者與執行者,再經調查確有違法不當時,予以追究
受害者得到補償:權威時期遭受不當對待,包括生命威脅、財產剝奪、聲譽詆毀,採取金錢補償或澄清真相。
達成社會和解與團結的政治工程:轉型正義最終目的在於彌平傷口,促成社會團結,共同走下
破壞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危害受清查者的權利與自由,具有法律不確定性。
過往資料不存在或不完整:若僅依據這些情治檔案進行除垢,有可能傷及無辜,將非加害者誤當成加害者而進行懲罰。
政治操作疑慮:有時政黨會利用除垢或人事清查對付政敵,以此得利。
所謂「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指的是當一個社會從威權獨裁統治轉型到民主政體後,社會大眾與政治菁英對獨裁政權統治下,人民受到國家暴力侵犯的種種事件進行調查、清算與處理
小結:調查真相、追究加害者、補償受害者、促成和解這四個目的在各國比重不一,端是執政者與人民的態度而定。
如何中立客觀的推動轉型正義成為挑戰,因為可能淪為打擊異己的政治藉口與武器,政治菁英態度至為關鍵
民主化的原因
政治文化
集體/個人主義:集體主義不容易產生民主
宗教:回教不容易產生
政治菁英
菁英結構:構成統治階級的菁英結構改變,不同菁英價值觀與面臨環境不同,採取民主化行動
菁英策略:派系鬥爭,特別是溫和改革派援引溫和的社會力量容易成功
經濟因素
現代化理論認為經濟發展來帶社會變遷,促成民主化
政權穩定論指出威權體制的經濟發展困難,會誘發人民對民主的渴望
國際影響
挑戰:面對外在政治、經濟或軍事上挑戰,從事變革
依賴:若兩國高度政治或貿易上高度依賴,當發展較佳國為民主,發展較差者為威權,威權國家容易受到民主國家的政策或制度影響
示範:民主國家表現較好,引發改革企求
滾雪球效應:周邊國家一連串的民主化風潮影響
過程因素:民主化是偶然而非一組因素所能決定,例如民主化的開啟是由溫和改革派與溫和社會力量,比較容易成功
民主鞏固
障礙
治能績效不佳
1.新上任制度需要磨合 2.當代公共問題複雜 3.只會選舉
選舉至上論的迷思
誤認選舉是民主唯一的內涵;忽略民主制度配套與協商共識的民主精神
族群衝突的激化
多元種族爭奪主導權,希望以自身種族為中心建立國家認同,其他種族不甘被邊緣化而對抗
民粹主義的擴張
1.依多數民意而為,卻不細究民意品質好壞 2.政治人物利用民意進行政治鬥爭
轉型正義
處理過往權威體制所遺留的歷史錯誤,包括對歷史事件的調查、還原與處理。
國家在當代面臨的問題
治理正當性(施政績效不佳)
政治參與(過多品質不佳或參與過少代表性不足)
國家認同(族群衝突激化)
分配不均(相對剝奪,社會動盪)
指標
Linz跟Stepan的觀點
穩健的經濟社會
政府具有法治精神,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權利
自主的政治社會
官僚體系服從民主產生的政府
活力的公民社會
Samuel Huntington的觀點
二次轉手論
第一次轉手:民主轉型後的執政黨,在某次選舉中初次失去執政權,而將政權和平移轉給該次勝選者
第二次轉手:該次勝選者又於下次選舉中失去執政權,而將政權和平移轉當次勝選者,即政權兩次和平移轉
Linz的觀點
態度面向
即使經濟表現不佳或政府施政不如預期,仍相信民主是最適當的制度安排
憲政面向
人民與菁英都已經習慣用民主程序來解決衝突
行為面向
沒有重要行動者投入可觀資源,推翻目前現有民主體制
意涵
民主鞏固探討當政體從威權轉向民主時,民主政體的持續與穩定性
中國權威體制
發展特色
高度經濟成長維持統治正當性
現代化理論認為經濟促成民主,為何沒促成?
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信心:意識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存在,但認為中國發展路徑與西方世界不一樣,必須要中國式的獨具特色,才能掙脫西方列強設下的遊戲規則
對於網路言論具有高度控管能力:中國當局對於網路言論高度控管,減少公民對話的公共空間,削弱社會動員的民主動能。
中國式的資本主義維持高度經濟成長,滿足中產階級的各方面所需,中國民眾對於現行制度安排的經濟表現感到滿意
中國威權正當性透過教育手段得以鞏固:現代化理論認為教育程度促成民眾擁抱民主,然然中國是教育的課程設計對民主具有不同詮釋的理解,當地人民認為已符合中國式民主要求
濃厚的集體文化:個人文化容易催生民主,集體主義不易產生民主。中國高度集體主義。
已有一定程度的選舉制度,宣洩社會能量
民族主義填補意識形態
挑戰:
環境破壞
無法滿足多元社會利益
貧富差距
中國式的資本主義
國營企業在市場競爭具有支配性地位
國營企業代表國家具有資本與工具,對於市場運作有重大影響力,違政府干預市場運作的手段
國營企業是有目的性培養,可能會犧牲有效率私部門換取國營企業生存空間
在符合市場機制下,國家主導資源分配
制定出符合市場原則的產業政策,引導能產生整體性利益的企業行為
國家透過市場機制手段達致政治目的:國家市政場機制下的理性行動者,為是最具影響力的重要行動者,其策略行動具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考量
國家扶植重點產業
國家透過政策工具引導產業政策
中國審查手法
集會結社(禁止、打壓)
新聞、言論
言論篩選
對政府或領導的批評,避免對政府威信造成威脅
促成集體行動、社會動員的言論(減少公民對話的公共空間)
自我篩選
某種形式的威脅(逮捕、拘禁、禁止入境)
經個人理性計算下採取自我審查機制,最後形成一種生活方式
民主化與自由化
民主化:公民恢復參政權的過程,判斷指標為是否可以透過公開公平選舉選出執政者 :
自由化:公民恢復自由權的過程,包括言論、集會結社權,判斷指標為是否可以公開反對執政者
自由化確保民主化品質,民主化有助深化自由化內涵
民主化的類型(Huntington)
取代replacement
反對運動的領袖發動改革
換置transplacement
獨裁政權的政治精英與反對運動領袖兩者共同合作進行民主化工程
移轉transformation
獨裁政權的政治菁英帶頭改革
台灣民主化解釋
社會
流動性高
移民社會,階層不明顯
文化:相較中國,集體文化色彩較低
經濟
經濟富裕帶動社會政治動能
經濟帶來教育普及,人民素質提高,有能力參與
70.80年代經濟起飛,帶動中產階級崛起
政治菁英:蔣經國決定解除戒嚴,成為民主化的重要制度關鍵
國際挑戰:中美斷交以及大陸改革開放
過程論:國民黨的改革派與社會運動的溫和派密切互動,為民主化鋪路。
台灣民主鞏固的指標
Stepan& Linz:公民、政治與經濟社會健全、法治政府以及服從民主的官僚
Huntington:2000首次政權移轉;2008第二次政權移轉
Linz標準:在行為;態度;憲政上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