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Delta Moocx生命現象3-細胞內的大分子(上) (天然聚合物 (1、醣類 (單體:葡萄糖), 2、蛋白質 (單體:20種胺基酸), 3、核酸…
Delta Moocx生命現象3-細胞內的大分子(上)
細胞的化學組成
無機物=水+無機鹽
有機物
種類
其他
維生素
天然聚合物
1、醣類
單體:葡萄糖
2、蛋白質
單體:20種胺基酸
3、核酸
單體:核苷酸,DNA 4 種、RNA 4 種
(脂質是大分子,但不是聚合物)
醣類
別稱:碳水化合物
功能:提供細胞能量最重要的分子
若攝取過多醣類,會轉變成何種大分子,以儲存過多的能量?
答案:脂質
分類
單醣
三碳醣
甘油醛 C3H6O3
出現在光合作用的碳反應
五碳醣
去氧核糖 C5H10O4
構成DNA
核醣 C5H10O5
構成RNA
構成核苷酸的成份
六碳醣
葡萄糖 C6H12O6
能量主要提供者
半乳醣 C6H12O6
主要存在乳製品中
果糖 C6H12O6
主要出現在水果中
雙醣
來源:2個單醣結合後脫水而得
麥芽醣 =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多醣
來源:2個以上的單醣經脫水反應,可得多醣
儲存性多醣
植物的澱粉
(主要)直鏈性
缺點:消化比支鏈性澱粉慢
優點:佔據細胞的空間比支鏈性澱粉還要少
(80%)支鏈性
動物的肝醣
屬於支鏈性澱粉
澱粉酶在支鏈澱粉的末端,透過水解作用,把直鏈澱粉拆解成葡萄糖單體,因為支鏈澱粉有比較多的末端,所以相對的水解速度比較快
結構性多醣
纖維素
構成植物細胞壁的重要成分
每條直鏈間透過氫鍵相連接
幾丁質
常見在節肢動物的外骨骼、真菌的細胞壁
單體:N - 乙醯葡萄胺糖
無法被澱粉酶分解,所以可以當成結構性多醣
脂質
非聚合物,為
疏水性
大分子
種類
中性脂
別稱
三酸甘油脂
、中性脂、油
組成
1分子的甘油 + 3分子的脂肪酸
,
脫水
形成
脂肪酸種類
飽和脂肪酸
碳氫鏈中的碳原子間的共價鏈都是
單鍵
碳原子可以接的氫原子已達最大限度
不飽和脂肪酸
碳原子中含有雙鍵
頭端、尾端都是疏水性
功能
結構功能
如:細胞膜的主要結構成分(蛋白質)
保護功能
三酸甘油脂保護組織與器官
儲存能量功能
脂肪細胞中的三酸甘油脂
調節管制
如由膽固醇衍生的一些固醇類激素
分類
鍵結
不飽和脂肪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
植物、魚類的脂肪
室溫下液態
因為含雙鍵,造成分子結構的彎曲,所以分子間的堆疊不夠緊密
較健康
飽和脂肪
多數動物體內
室溫下固態
因為不含雙鍵,分子間堆疊緊密,因此室溫下為固態
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脂肪
結構
順式脂肪
動物肉品或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酸為
順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
植物油氫化處理
,讓植物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增加保存期限
製造人造脂肪或酥油
危害
肝臟無法代謝
人體的酵素幾乎是代謝順式脂肪
心血管疾病
反式脂肪性質上像飽和脂肪,又保留了飽和脂肪的缺點
提高冠狀動脈硬化與心肌梗塞
高血脂、脂肪肝
依室溫下狀態
液態:油
固態:脂肪
磷脂質
組成
1分子甘油+2分子脂肪酸,脫水形成
甘油的第3個OH基,會與帶負電的磷酸基結合,磷酸基再與其他帶電小分子結合
頭端親水、尾端疏水
功能
雙層磷脂質構成細胞膜
磷脂質在水的環境下,可自行組裝成雙層結構,將細胞內外的水性環境分開
類固醇
種類
膽固醇
功能
構成細胞膜的成分之一,可
控制膜的流動
其他
類固醇激素的前驅物
類固醇激素(睪固酮、動情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