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5資料的儲存裝置, 5.3.2 硬碟的容量及資料儲存格式 (資料儲存在硬碟方法 (:star:磁柱法 (cylinder method)…
5資料的儲存裝置
5.3.2 硬碟的容量及資料儲存格式
資料儲存在硬碟方法
磁區法
(sector method)
:star:磁柱法
(cylinder method)
效率比較好
(2)磁區/磁扇(Sector)
硬碟資料最小的邏輯單位
(3)磁柱(Cylinder)
同磁軌所形成的集合
(5) 磁簇(Cluster)
一個以上的磁區所組成。
視「格式化」規格而定
(1)磁軌(Track)
(4) 可讀寫表面數量(head)
硬碟容量 = 磁柱數x 可讀寫表面數x磁區數 x 磁區容量
5.1 儲存裝置
存取方式
循序存取
(sequential access)
錄音帶 磁帶
隨機存取
(random access)
硬碟、軟碟、光碟
硬碟、軟碟、磁帶、光碟、CR-R/CDRW、DVD、DVD±R、DVD±RW、DVD-RAM、藍光碟
次要記憶體單元 (secondary storage unit),又稱為輔助記憶體單元 (auxiliary storage)
輔助記憶體的主要目的是做為存放資料的裝置。
主記憶體的功能則是用來存放:star:正在執行的程式與資料
:pencil2:主記憶體在電源消失後,資料無法保存,
屬於揮發性(volatile)記憶體。
:pencil2:輔助記憶體在電源消失後,資料仍可保存,
屬於非揮發性(non-volatile)記憶體 。
5.5 光碟儲存裝置
CD-ROM
每秒150KB
DVD-ROM
1350KB
藍光雷射
波長縮短到405nm
紅光雷射
波長為650nm
硬碟規格
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check:每分鐘,轉幾圈
7200RPM
硬碟讀寫頭移動到資料位置
搜尋時間
(seek time)
代表移動讀寫臂到目標磁軌所需要的時間
旋轉延遲
(rotation delay)
轉半圈的時間
平均搜尋時間
(average seek time)
硬碟找到資料位置所需要的平均時間,
單位通常為ms(千分之一秒)
5.3.5 磁碟陣列(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可用性
(availability)
在硬體有所損壞時,整個系統仍可以正常運作
可靠性
(reliability)
須改進硬體技術,降低硬體的損壞率
RAID 0,完全沒有容錯能力,只能加快資料的存取速度。
RAID 1,磁碟使用率則只有50%,鏡射(mirroring)原理。
RAID10=RAID1+RAID0,磁碟鏡射並將資料交錯存放。
RAID 3,以利用檢查同位(parity)的方式,復原錯誤,
同位檢查資料放在第四顆硬碟,第四顆壞掉就全部壞掉。
RAID 5,將同位位元資料平均分布於每個實體硬碟中,而非單一硬碟。
RAID 6,可以壞兩顆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