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分析的基本途径 (政治合法性分析 (理论渊源 (历史:天命-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民主宪政理论(政权和治权的分开), 韦伯:传统-个人魅力…
政治分析的基本途径
政治合法性分析
:star:
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时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
意义
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
政权或制度的合理性
理论渊源
历史:天命-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民主宪政理论(政权和治权的分开)
韦伯:传统-个人魅力-法理
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认原则抑制了阶级对抗;文化领导权消解了革命意识
基础
韦伯:没有考虑合法性为什么会消失
传统权威-已经确立的习俗或习惯-世袭的君主制
个人魅力-政治领袖的非凡人格-革命型的领袖和政权
法理型-合理的规则和程序-现代官僚制度
新观点
帕森斯-政治角色
: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分析现代公民社会政治服从的社会基础
本特利-公共利益
: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政府政策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性
亨廷顿-政府中立说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政府的权威性
阿尔蒙德-政治文化说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说明政治体系的权威性
利普赛特-政府绩效说
:从政府绩效的角度考察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民主化
现代政治学:权力→权威的条件
权力的实施是已经确立的规则
这些规则统治与被统治者共同认为合理
被统治者的同意必须得到证明或显示(选举、宪法)
危机和政治革命
发达国家
哈贝马斯:大众福利要求-市场经济需要→超负荷
新右派:赞美个人主义,反对“保姆国家”
共产主义国家
理论与现实差距巨大-信仰危机
中国:政策和政绩因素提供合法性(改革开放)
威权国家
政治上集权,经济上适度自由;以国家目标、发展计划说服人民
建立在经济政策和政府绩效基础上的合法性
亨廷顿:“政绩的困境”;威权政治为民主转变创造了条件
实现途径
系统分析方法
输入
共和主义:民主过程、代议制度
自由主义:法治、限制国家行为
输出
功利主义:尽可能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民主宪政
良好的宪法&立法、行政、司法制度
权利保证、政党、选举、监督制度
贯彻原则
程序合理化
公共物品和服务
共同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
政治中立
共同商讨
政治结构分析
:star:
政治体系:由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政治的系统分析
:star2:不断地将政治输出转化为输入
输入:要求&支持
输出:决策&行动
系统分析中的政治结构
个体公民
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中介)
“国家”&政府
国家与社会:公私领域范围的比例关系
早发内生&后发外生
内生:封建、共和、绝对、宪政主义
外生:独裁、平民、威权、民主
国家-政府
有限国家
一元主义国家
治理界限划分
国家-公共权力部门和政府官员-民主效率法治科学
社会-政党社会组织-平等自治
个人-个体公民-平等宽容自由
自治社会
(孤立的)大众社会(独裁的社会基础)-(结构多元的)市民社会(民主社会基础)
作用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国家及其形成
国家的性质
:star:
在一定地域之内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性质:主权、公共性、实施统治的工具
产生:暴力论、社会契约论、自然演化论和阶级对立论
国家的形式
传统分类(主权者的多少+好坏)
正常的政府:君主、贵族、共和
腐败的政府:暴君、寡头、民主
当代分类
自由民主主义
多党、代议制、宪政、自由选举&市场
权威主义
单个执政、独裁、意识形态控制、政府主导下的自由市场
极权主义
一党、领袖独裁、国家决定射虎结构、意识形态控制
国家的结构形式:单一-复合
政府及其构成
国家元首
个体/集体
行政长官/权力象征
立法机关
两院制/一院制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审查预算决算、组织监督政府、其他重要决定
行政机关
行政首脑+职能部门负责人+公务人员
贯彻法律、制定政策、领导全国行政工作、负责或协助军事事务、处理对外事务
司法机关
侦查、诉讼、审判
安全部门、检察院、法院
政党及其功能
历史演变:19世纪产生(内外两种)
英:保守(托利)&自由(辉格)
美:民主(联邦党人)&共和(反联邦党人)
分类研究
组织特点:核心会议型、支部型、单位化型、准军事型
组织方式:精英型、群众型
动员方式:代表型、凝聚型
参与方式:宪法型、革命型
政治态度
:star:
左:倡导激进变革,主张自由、平等、友爱、权利、责任、进步和国际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多属此类
:star:
右:倡导维持现有体系,主张权威、等级、秩序、责任、传统和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法西斯政党被视为这一类型政党的典型。
功能分析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组织政府的手段
社团组织及其意义
:star2:
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
发展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政治权力扩展|民主政治
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团体
群众性组织
分类
常用:社区性、制度性、协会性
目标:保护性、促进性
成员特点:封闭性、开放性
地位:内部、外部
受益人:公益性、个别利益性
经济功能:法人协商、用户协助
中国社团
工会
青年组织
妇女组织
功能:象征性、意识形态、提供情报、工具性、经济性、政治社会化
作用途径:政府官僚体系、立法机关、法院、政党和议会党团、大众传媒、超国家机构
西方作用方式:游说、决策咨询、社交活动、支持竞选、主导舆论、非常规方式
中国作用方式:人大政协、党政府或有关部门、专门机构、监督、座谈联席会
政治权力分析
含义和特性
广义: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能够做某事的能力
狭义:公共权力(区别权威:指影响他人的正当性)
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排他性
维度:决策、议程安排、思想控制
来源和基础
来源:阶级统治、暴力镇压
权力主客体角度
客观要素:生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其他
主观要素: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
精神&物质角度
刚性:物质财富、组织和规则、社会地位、暴力
柔性:意识形态、社会舆论、专业知识、道德
实现方式
三重面孔(Keith Boulding)
动用武力:强力威胁-畏惧-军事的
交易:多重互惠式交换-获利-经济的
服从义务形成:形成一体关系-承担义务-社会的
权力套餐(Bertrand Russell)
捆猪式:武力捆绑-军警的-军队和警察
引驴式:胡萝卜引诱-宣传的-经济组织
耍猴式:赏罚养成习性-教育的-学校、教会
牵羊式:牵头羊-党派的-政党
(政治)武力-威胁-规则-命令-说服-激励-处罚
平行四边形法则
不同权力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结果
大小+方向
分配的理论和原则
精英主义:否定了人民统治
帕累托:统治精英、非统治精英、普通大众
莫斯卡: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精英的组织化
米歇尔:寡头铁律“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来实施统治,而组织由少数领袖来实施统治。”
米尔斯:政治领袖集团、社团领袖集团、军事领袖集团
多元主义模式
不同的精英决定或影响不同的领域的决策
否认单一的统治精英团体的存在;也不承认多数在实施统治
法团主义(德国&奥地利)
社会中的经济性群体组合成为社团并进入决策程序是实现权力分配的有效途径
群体社团化使鞠策过程得到了非政治化的处理
马克思主义
国家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
阶级国家中: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使国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
基本原则:结构分化、多元主义、精英主义、公开竞争、程序公开
政治决策分析
决策、政策和政治决策分析
概念界定:决策侧重过程,政策侧重结果
基本思路
宏观分析:政府政治决策分析&非政府政治决策
制定和执行:政治意向、活动、结果
政治决策如何做出&对于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决策过程分析理论
政策动议&预估:设定政治议程&做出方案的预先评价
政策选择&实施:参与者的范围缩小&灵活与一贯间的矛盾
政策评估&终结:做出评价&政策形成
决策形成理论
理性决策模式
功利主义&公共选择理论
缺点:对于团体行为的解释力不足、忽视了信息的不充分、忽视了人的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渐进决策模式
决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种保守模式、对于革命性政策缺乏解释力
官僚组织模式
组织过程+官僚政治;深入黑箱内部解释决策过程本身对于决策的影响
组织过程:大型组织中存在的价值、设想及习惯的行为模式对于决策的影响
官僚政治:追求各自利益的个人和机构之间的讨价还价对于决策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与多元政治相似)
不足:忽视了生层领袖的作用&忽视了外部压力的作用
信仰体系模式
政策变化:持有不同信仰体系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变化
核心-次级-辅助:当核心信仰体系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首先会在次级和辅助信仰体系层面做出调整
决策评估理论
稳定和秩序:自由主义-社会共识与同意;保守主义:秩序与权威
经济和繁荣:自由主义-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分配指标体系
公民权利和职责: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
民主规则:从过程进行评价;参与制民主&代议制民主
3E:效力(effective)、效率(efficient)、经济(economical)
政治文化分析
内涵
表现形式:政治认知、意识、价值观念、信念、情感、态度
稳定性、延续性、独立性、主观能动性、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
人文化&精神产物
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研究一般方法
分布研究(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同质、极端、多元
结构研究(同一群体的政治文化如何形成):体系、过程、政策【人们对于这个三个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类型研究(阿尔蒙德&维巴):地域型、顺从型、参与型→公民文化→稳定的民主政治
社会化:社会成员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作为学习和实践过程
儿童时期:带有情感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情感培养为主要内容
青年时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
成年时期:价值观和态度基本成型,完善个人的政治人格
作为文化传播过程: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政治符号
政治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政治竞争合法性】
现代政治
文化特点:参与型文化、承认政治竞争和冲突的合法性
政治哲学观:相对主义多元政治观
权力分配方式:民主方式
政治过程:政治党派-党派间政治角逐-公开透明-妥协和讨价还价
政治后果:政治宽容-竞争制度规范-合作政治-政治文明
传统政治
文化特点:地域型和顺从型、不承认政治竞争和冲突的合法性
政治哲学观点:绝对主义一元政治观
权力分配方式:传统方式、强权方式
政治过程:政治帮派-“正统性”之争-“黑箱操作”-零和博弈
政治后果:政治迫害、无规则、冲突政治、政治野蛮
政治制度分析
基于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之上的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长期稳定的安排—规定和形成政治秩序
制度主义
传统制度主义
:侧重描述国家政府制度行为,通过比较和考察国家制度结构的历史变化来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新制度主义
:
社会治理
—国家和政府机构以及社会中的各种自治组织共同参与
分类研究
基本方面
宪法(民主&独裁)| 国家组织结构(联邦&单一)|议会(一院&两院)|司法(审判、监察、律师)
行政(内阁&总统)|官僚(文官)|选举(多数代表&比例代表)|政党(一党&一党居优&两党&多党)
国家组织:单一&复合
政府组织:总统&议会
总统&半总统&议会
议会制:单一权威体系—行政首脑受制于议会党团
总统制:总统和一会权力资源相对独立—制动平衡
政党制:一党、一党居优、两党、多党、多党合作(中)
选举制度
胜者全得:简单多数、绝对多数、二轮绝对多数—倾向于中间路线、党派力量集中
比例代表:候选人名单制、可转让制—可能出现极端、党派力量分散
制度评价的尺度(亨廷顿)
适应性:政治组织年龄、领导人换代次数、功能上的创新
复杂性:稳定性来自复杂性
自主性:是否具有独立与社会势力之上的利益和价值
内聚力:制度化水平
政治行为分析:政治体系的动态表现
政治行为及其分析方法
政治行为解析
围绕社会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展开
个体-集体、大众-精英、合法-非法、直接-间接
行为主义政治学
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研究基础之上
特点
对经验过程实施观察
核心对象:个人和团体
跨学科的概念语言
致力于科学解释和预测
实施途径和方式
宪法:政治行为规则
规定公民权利和行使权力的方式和途径
设置法律以统治统治者
规定公共权力的行使方式和途径
政治管理
私人事务:自由放任
团体事务:自我管理
公共事务:民主管理
政治参与
投票、选举、结社、集会
请愿、发表言论、游说、政治冷漠、其他
现代性转化
现代化理论:从行为模式差异探索传统&现代社会
提示:
善治在于通过制度化规范政治行为(市场制度、民主制度、各种自治制度)
主要变量
情感倾向性&中立性、自我&集体倾向性、特殊&普遍倾向
社会归属&成就倾向性、扩散&精确性
主要存在差距的部分
社会主要形态、态度和行为模式、自然和人口环境
社会结构及社会分层、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文化和媒体
规范手段
社会自我规范(风俗习惯、道德、宗教)
市场规范(自由协议)
公共权力规范(政策、法律、暴力)
政治国际分析:
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政治
视角
理想主义
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看待一切
国际主义:国际的普遍原则;新理想主义:人权外交
现实主义
强调权力政治和国家利益
国际的“自然状态”、权力平衡;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结构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多元主义
突出多元组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混合行为主体模式;以自治概念取代权力概念
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
冷战:杜鲁门、马歇尔、遏制战略
后冷战:单极&多极
全球化
含义: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要素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而互相影响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动力:自由市场的发展、国际经济的重心转移、通讯技术的进步、各国对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开放、“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合作的加强
影响:国家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议题、加速了各种文化交互溶合和渗透的过程、消除了国家之间原有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政治发展分析
政治发展的概念体系
概念辨析:变迁-增长-演化/进化-进步-发展
含义
描述性:(阿尔蒙德)
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过程和政策的变化
角色分化
次级体系的自主性
文化的世俗化
目的论:
政治体系从一种假定的前现代的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的过程
派伊:
一个综合变化的过程
平等观念的形成:大众参与、个人平等地位、公共职位开放
政治体系能力加强:政府有效影响社会、有效的公共政策、行政的理性化和政策的世俗化
制度分化和专门化:政治角色、功能的多元化和专门化;内部制度和结构的差异性提高
横向分析
国家与政府:政府在体系、过程和政策方面政治能力的全面提高
权威理性化、体系民主化、制度合理化
行为文明化、政策科学化
市民社会:社会组织和团体以及公民个体正直能力的提高和行为的合理规制
组织的多元化、自治化、行为的规范化
公平合理的政治参与、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
纵向分析
物质技术
组织制度
观念思想
政治心理
发展研究与政治发展理论
背景:研究重心向第三世界的转移;行为主义革命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使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传统-现代的二元划分
经济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真是的多元化和民主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理性化
先发展的国家:内源自发型模式|后发展的国家:外源被动模式
问题:二元对立、现代性与西方化的划分
依附理论
“不发达理论”;不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高度依赖性;世界性分析
基本观点:发展中-发达国家是外围与中心的关系;发达国家是导致第三直接不发达的原因;除非打破现有体系,否则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
依附类型
殖民地依附:殖民主义掠夺和贸易
金融/工业型依附: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统治
科技/工业型依附:技术垄断基础上使不发达国家成为产品加工地
批评
只注重外部条件的分析,忽视或无视内部条件分析
混淆对西方的依赖和从西方吸收先进的技术文化
否认国际资本、技术、市场力量对于不发达国家的积极作用-激进民族主义色彩
对政治变迁与不稳定的研究(二战后20年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研究途径
革命根据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性
革命的结果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功能主义研究
革命是对无效政府的回应
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政治体系和其环境间的平衡
社会心理学研究
专注于政治不不稳定的个人条件
平等的心理和不平等的现实;革命发生在剥夺感普遍而又强烈的时期;J曲线理论: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后出现的短暂逆转
比较历史研究
革命根源在于社会的结构性条件
一个制度在国际上表现软弱,在国内表现无效
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
含义: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性,国家政权的连续性(合法性、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评判标准:政治系统的强大权威、功能齐备、政治生活的秩序性
亨廷顿:现代化时期是政治最不稳定的时期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不稳定的原因
社群和族群冲突
政治竞争缺乏良好的规划
严重经济困难或经济危机
列强势力的渗透
实现途径
控制社会期望和参与热情
建立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和程序
民主化与政治发展
民主价值
理想主义:自治、平等、权威
经验(现实)主义:政权的和平交接、尊重个人权利、关注人民福利
民主制度
古希腊克里斯提尼:参与性→古罗马:代议制原型
现代民主:人民统治的权力+对人民的保护
文艺复兴后:普遍的政治理想、议会政治、立宪主义
三次浪潮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
1828-1926;自由民主发展模式-取代绝对君主制和贵族制
真实文化和政治实践的自然演化-暴力革命(回潮:1922-194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3-1962:极权主义改造模式-取代法西斯、殖民、独裁
通过外部压力和非殖民化实现-军事战争(回潮:1958-1975)
南欧
1974-1990;威权主义改造模式-取代一党制、军人政体、个人专制
内部民主条件发育成熟的自然结果-妥协、选举和非暴力
转型的一般条件
科恩-民主政治的条件:物质、民主法制、心理、知识、防卫体
发展阶段:二战-60s议会民主;60s-90s权威主义政治;85s后期和平民主化
经济发展→民主
创造出中产阶级+促进教育发展
利益意识、表达成型+使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
转变的基本条件
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
政治文明化、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政治分析的概念方法
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政治学研究途径和方法的历史变迁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政治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政治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科学?
政治分析的概念体系
政治概念的滥用
政治概念的性质和类型
政治分析的概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