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團體行為的基礎 (規範與情緒 (規範與行為 (職場的規範可有效影響員工的行為。, 芝加哥Western Electric…
團體行為的基礎
規範與情緒
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任務小組中,個人的情緒會影響團體的情緒,反之亦然。
研究人員同時發現,規範可以決定個人及團體的情緒經驗;換句話說,人們會以相同的方式詮釋共同的情緒。
規範與從眾
團體會對個別成員施加強大的壓力,促使成員們改變態度和行為,以順從團體的標準。
團體的從眾(conformity)壓力對個別成員的判斷力和態度之影響,可由Solomon Asch 等人知名的研究加以驗證。
Asch研究
若人們隸屬於許多團體,而這些團體的規範又可能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那麼人們會順從那些較重要的團體,以及那些希望能加入的團體。那些較重要的團體被稱為參考團體(reference groups)。
Asch研究的結論是:團體規範會壓迫成員要順從。
所有團體施加於其成員的從眾壓力並不相等。
規範與行為
職場的規範可有效影響員工的行為。
芝加哥Western Electric Company的霍桑(Hawthorne) 工作室所進行一系列相關的研究。
工作團體會先決定公平的產出水準,並針對個人產量來建立規範,以符合團體的要求。
研究同時亦發現,在員工工作表現的影響因素中,薪酬顯然不及團體標準、集體情感與安全來得重要。
正向規範與團體成果
每個具有企業社會責任(CSR)計畫的組織,都希望其價值觀對員工具有規範影響力。
如果員工以正面規範調整其思維,這些規範就會變得更強而有力,而正面影響的可能性也會倍數成長。
正向團體規範會帶來正向結果,但前提是必須同時存在其他因素。
負向規範與團體成果
職場偏差行為(deviant workplace behavior)(又稱為「反社會行為」或「職場野蠻」):代表個體故意做出違背組織重要規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威脅到組織與其成員的福祉。
規範與文化
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們和個人主義文化中的人們具有不同的規範嗎?當然!
團體屬性三:地位
地位(status):他人給予團體或團體成員社會上所定義的職位或階級。
地位特性理論(status characteristics theory):地位的生成,不外源於三種可能:
個體擁有掌握他人的權力
個體對團體目標的貢獻
個體的人格特質
地位與規範
高地位的成員在團體中有低認同(社會認同)時,比較可能偏離規範。
地位與團體互動
高地位的人通常比其他團體成員更為獨斷。
地位不公平
如果知覺到不公平時,會產生不平衡,導致不同類型的矯正行為。
地位與汙名化
「汙名聯想」(stigma by association)效應
你的地位會影響他人對你的認知,而與你親近之人的地位,同樣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研究顯示,被汙名化的人,會因為自己的汙名而「傳染」他人。
團體地位
從文化的角度看,有時候內團體代表社會中的主要力量,且享有高地位,故容易對外團體產生歧視。
低地位團體可能會調控內團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以競爭較高地位。
當高地位團體也感受到低地位團體的另眼相看時,則可能增加對外團體的偏見。
每經過一次這樣的循環,團體就更極端化。
團體決策與個體決策
優點
獲得更完整的資訊和知識
增加多元化的觀點
提高對最終決策的接受程度
缺點
比較耗時
有從眾的壓力
被一人或少數人所把持
責任模糊不清
效能與效率
團體決策比團體裡的平均個體之決策更為準確,但是並沒有到達最精確判斷的程度。
如果以速度來說,那麼個體決策較佳。
如果創造性很重要,則團體決策又優於個體決策。
若以最終決定被人接受的程度來定義效能,那麼團體決策再次勝出。
團體迷思與團體偏移
團體迷思(groupthink):指在團體從眾的壓力之下,會阻礙一些不尋常、少數或少見的觀點。
團體偏移(groupshift):指團體成員在討論替代方案並做最後決定時,會比當初所持有的主張更極端。
團體決策的技術
團體決策最常見的形式是互動團體(interacting groups)。在這些團體中,成員面對面討論,依賴言語與非言語互動來彼此溝通。
這種互動團體常會抑制成員不同的意見,施予從眾壓力。
腦力激盪術(brainstorming)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抑制創意的從眾壓力,是典型的腦力激盪會議
團體的領導人先把問題陳述清楚。
每個人皆可暢所欲言,提出各種可行方案。
最奇特的建議也不允許批評。
鼓勵成員進行「不尋常的思考」。
團體的定義與分類
團體(group)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為了共同達成特定的目標而結合。
正式團體(formal groups)指在組織結構的界定之下,有清楚明確之任務指派的工作團體。
非正式團體(informal groups)則指既不具有正式的結構性,也不是由組織所決定的。
人們對於自己所處的團體常有強烈的感覺,部分原因如研究所示:共同的經驗會擴大我們對事件的感受。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把團體的成就變成個人的驕傲或罪過的傾向。
人們對所屬團體之失敗或成功有情緒性的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尊已經與團體績效有所連結。
社會認同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是誰、有哪裡和他人一致。
在組織及工作團體中,我們可以透過下列方式發展許多認同,包括
當我們的角色與他人有所連結時的關係認同(relational identification)
當我們與所屬團體的總合特性有所連結時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通常,我們對工作團體的認同,會超過對組織的認同,但兩者對態度及行為的正面結果都很重要。
內團體及外團體
內團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當我們認為自己所屬的團體成員(稱之「內團體」(ingroup))優於其他人,而且那些非我們團體的人全都很類似。
有內團體就一定也有「外團體」(outgroup)。外團體有時候是指所有其他人,但通常是指內團體成員所認定的團體。
內團體和外團體之間經常會彼此不順眼,即使在職場中,內團體及外團體感覺最強烈的對立源頭之一就是宗教。
社會認同威脅
內團體和外團體造成了社會認同威脅,這類似於刻板印象威脅。
個人會因為自己和受貶抑團體之間的關係,而擔心受到負面評價,並可能失去信心且績效降低。
研究發現:社會經濟背景高低不同的受試者,在接受高壓力數學測試時,存有社會認同威脅感的低地位受試者,必須在一開始給予刻意的激勵,才能像高地位受試者一樣對自我能力具有信心。
名義團體技術(nominal group technique)
其在決策過程中,對於問題的討論及人際間的溝通都有所限制。
所有成員都必須親自出席,但在運作的時候,是彼此獨立的。
相較於腦力激盪術,是一項更有效的團體決策技術。
包含四項步驟:
任何討論進行之前,每位成員針對問題各自以書面寫下意見。
沈默時刻過後,再由每位成員輪流向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
接著,團體開始討論與評估各項意見。
每名成員安靜地獨自將各項意見排列順序,之後統計出總排名最高的意見,即為最終的決策。
優點
可讓團體召開正式的會議,又不會限制其獨立的想法。名義團體在功能上確實勝過腦力激盪團體。
名義團體在功能上確實勝過腦力激盪團體。
團體屬性
角色(role)
指人們因為在社會單位中擔任某一職位,而有一組被預期的行為型態。
角色認知(role perception):一個人對自己在某特定場合中應該如何表現的看法。
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s):別人認為你在某特定場合中,應該有何種行為表現。
在工作場合中,可透過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 的分析來探討角色期望。
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當個體順從某一角色的要求時,就很難同時滿足另一角色的要求。
如果不同的獨立團體對我們的期望是對立的,我們將會面臨角色間衝突(interrole conflict)。
角色扮演及同化
Philip Zimbardo的「監獄」實驗。
「囚犯」沒花太多時間就接受「獄警」的職權地位,而「獄警」亦適應自己的職權角色。
規範(norms)
團體成員可接受且共同遵守的行為標準,用以告訴成員們,在特定場合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規範的效果可能很有限,所以即使成員願接受領導者的觀點,也不足以讓團體領導者好好分享其意見。
當團體同意且接受後,規範就以最低限度的外部控制來影響成員行為。
團體屬性四:規模和動力
團體規模會影響整個團體的行為
如果團體的目標在於蒐集資料,則較大團體會有較好的績效。
較小的團體適合執行任務。(大約7人的團體,在採取行動時往往較為有效)
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
是一種傾向,指個人在團體中工作時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單獨工作時要少。
由於團體的成果無法完全歸因於任何單一人員,使得個人投入與團體產出之間的關係模糊不清。這種情況可能誘使個人不勞而獲,坐享團體努力的成果。
當管理者採取集體工作的形式,以提高士氣和團隊效能時,必須同時確認並衡量個體的努力。
如何預防社會閒散的發生
設定團體目標,讓團體有共同努力的方向。
提升團際間的競爭,讓團體成員重新聚焦在共享的成果上。
參與同仁評等,成員間可以互評彼此的貢獻。
選擇存在高度動機和偏愛團體工作的成員加入團體。
以部分團體報酬作為個別貢獻的獎勵。
團體屬性五:凝聚力
凝聚力(cohesiveness):成員互相吸引且願意留在團體內的程度。
促進團體凝聚力的建議
團體人數少一些
促使成員對團體目標有所承諾
增加成員相處的時間
提升團體的地位或成員加入團體的困難度
刺激與其他團體相互競爭
給團體而非個別成員報酬
在實體上把團體孤立起來
團體屬性六:多樣性
多樣性(diversity)
代表團體成員彼此相似或不同的程度。
多樣性引發團體衝突增加,特別是在團體發展的初期。
如果團體成員能夠適應彼此的差異,假以時日,多樣性即可協助其思想更開放且更富有創意,並帶來較佳的績效。
斷層線(faultlines)
使得團體因性別、種族、年齡、工作經驗及教育程度等個人差異而分化成兩個或更多的次團體。
斷層線的相關研究顯示,分裂通常對團體的功能和績效有不良影響。次團體間可能相互競爭,如此不僅瓜分了核心任務的時間,也會損及整個團體績效。
基於技能、知識及專業差異的斷層線可能有益,尤其是團體的組織文化特別強調結果時。
雖然斷層線的研究認為團體多樣性好比雙面刃,但近期的發展則指出,若能取其利而避其害地加以策略性應用,將可有助提升組織績效。
團體發展的階段
中斷-平衡模式(punctuatedequilibrium model)
有期限之暫時性團體所經歷獨特的行為(或無為)順序:
首次聚會決定團體的規範與指引
團體行為面臨第一階段的穩固期
第一階段穩固期結束後即進入過渡時期,此時期大約在團體被給予的時間之二分之一
過渡時期是開始產生重大變革的時候
隨著過渡時期之後而來的是第二階段的穩固期
團體最後的聚會明顯表現出相當高的活動力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