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經濟時代

經濟產物

商品(goods)

服務(services)

體驗

產物轉變的方法

從商品變成服務

什麼是體驗?

企業提供一種讓客戶身在其中並且難以忘懷的體驗

體驗與服務的差別就好像服務與商品的差別一樣

初級產品(commodities)

經濟模式 : 農業
經濟功能 : 採掘提煉
產物性質 : 可替換的
主要特徵 : 自然的
供給方式 : 大批儲存
買方 : 市場
賣方 : 交易商
需求要素 : 特點

經濟模式 : 工業
經濟功能 : 製造
產物性質 : 有形的
主要特徵 : 標準化的
供給方式 : 生產後庫存
買方 : 使用者
賣方 : 製造商
需求要素 : 特色

經濟模式 : 服務
經濟功能 : 提供
產物性質 : 無形的
主要特徵 : 客製的
供給方式 : 按需求配送
買方 : 客戶
賣方 : 提供者
需求要素 : 利益

經濟模式 : 體驗
經濟功能 : 展示
產物性質 : 難忘的
主要特徵 : 個性化的
供給方式 : 在一段期間內展示
買方 : 客人
賣方 : 展示者
需求要素 : 獨特的感受

透過大量客製

代替客戶使用商品

服務人員幫他們作他們想作又不願意自己作的事

從初級產物變成商品

加工

潮流

商品化

商品的差異化消失了,只剩下價格競爭

去仲介化

服務的差異消失了,只剩下價格競爭

購買的是一段記憶

典型的體驗產業 : 電影、音樂會、運動會等的門票

商品變成體驗

生產體驗所需的商品

提供體驗環境(舉辦聚會)

體驗四要素

娛樂

教育

審美

逃避現實

單一主題

舉例

迪士尼主題樂園

進入店面(網站) 好像進入異世界

人們發現快樂和知識的地方

過度的服務,尤其是把各項服務隨意拼湊起來,也可能破壞體驗

排除所有負面因素:所有會分散主題的東西都應該排除

服務變成體驗

提供紀念品:記憶聯想的實體

選一個主題,將顧客喜歡的體驗串聯起來

開始對體驗收費 : (入場就收費)

服務客製化

對每一個顧客,在特定的時間點提供需要的服務

設計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

只為某個顧客,不試圖提供過多或過少的服務,提供洽好的服務

經濟產物升級的方法 : 客製化

經濟產物降級的方法 : 標準化

客製化的方法

透明性客製化

協作性客製化

適應性客製化

裝飾性客製化

讓客戶參與商品設計階段,並且提供幫助客戶作決定的工具

用一個商品提供所有需求彈性,客戶可以自己調整參數

系統儲存使用者偏好,自動調整參數

使顧客驚喜

與其全面打折,不如隨機挑一個客戶免費

不問客戶需要什麼,問客戶記得什麼

工作就是劇場

顧客是觀眾

產品是表演

流程是腳本

策略是戲劇

工作場所是劇場舞台

組織是整體

表現是個性化

責任是角色

員工是演員

轉型

賣的是一連串的記憶,賣的是塑造一個人的特質

典型的轉型產業:教育

經濟模式 : 轉型
經濟功能 : 引導
產物性質 : 有效的
主要特徵 : 獨有的
供給方式 : 持續一段時間
買方 : 有志者
賣方 : 誘導者
需求要素 : 特質

判斷產業的方法:
如果你對原料收費,那你就是初級產品企業
如果你對有形產品收費,那你就是商品企業
如果你對你的活動收費,那你就是服務企業
如果你對你和客戶相處的時間收費,那你就是體驗企業
如果你對客戶所獲得的成就收費,那你就是轉型企業